摘要:扬子江更野,24000箱的LNG双燃料箱船说干就干,甲板下面塞了1万立方的零下163℃冰罐,跑一趟欧洲省出3000吨碳排,欧洲船东一边喊环保真香一边甩106亿美元订单,民营船厂年接单纪录被刷到怀疑人生,新能源船占六成,剩下四成是传统船型,但老板私下说“传统单子
你刷到过“国信1号”吗?
那艘10万吨的“海上牧场”刚把三文鱼养到深海里,5G喂鱼,手机远程看生长曲线,活脱脱把农业玩成互联网。
别眨眼,中国造船的脑洞才刚开。
北海造船去年还在造散货船,今年3月直接啃下挪威人的18万方LNG船。
别人练级要十年,它跳级只要三个月,秘诀是把养殖工船的智能化系统原封不动搬进液化舱,温度误差0.1℃算输,挪威人看完图纸直接签字,连砍价都省了。
扬子江更野,24000箱的LNG双燃料箱船说干就干,甲板下面塞了1万立方的零下163℃冰罐,跑一趟欧洲省出3000吨碳排,欧洲船东一边喊环保真香一边甩106亿美元订单,民营船厂年接单纪录被刷到怀疑人生,新能源船占六成,剩下四成是传统船型,但老板私下说“传统单子也先按双燃料预留,怕客户明天就改口”。
外高桥把“魔都号”邮轮开出码头那天,我正好在吴淞口,船头LED屏滚动打广告“首航特价”,旁边韩国技术员举着手机直播,弹幕飘过“这不是三星A级舱室吗”,他回一句“现在是中国制造”,语气酸得能拧柠檬汁。
同月他们交付的20.9万吨散货船更绝,LNG燃料舱藏在货舱侧边,装煤烧气两不误,澳洲矿主看完直接追加四艘,理由简单粗暴:“同样的运费,绿证多卖10美元一吨”。
数据说中国Q1新船订单占全球58%,其实现场比数字更疯:船台排期到2028,船东怕涨价干脆把意向书改成不可撤销,甲醇燃料、氨燃料、风帆助推、碳捕捉,菜单越点越花,船厂销售直接拉技术总工进群,凌晨两点改图纸,天亮合同就盖章,韩国人熬夜追报价,第二天发现又被中国截胡,气得把咖啡机都砸了。
别问中国船厂极限在哪,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昨天还在聊智能养殖,今天就给LNG船装区块链货运系统,明早可能把邮轮赌场改成海底观光舱,套路只有一个:把你能想到的高端船型先造出来,再按互联网速度迭代,等你回过神,海里漂的、港口停的、船坞建的,已经全是Made in China。
来源:洒脱忘却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