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抢银行”的戏码,你我在电影里看得起劲,可要是真发生在柜台前,你第一反应是抱头蹲还是掏手机?
“抢银行”的戏码,你我在电影里看得起劲,可要是真发生在柜台前,你第一反应是抱头蹲还是掏手机?
别笑,我上周去办房贷,撞见一群穿西装的“劫匪”和柜员互飙台词,十秒后我才反应过来——哦,演练。
那声“都别动”吼得比《狂飙》还带劲,我腿肚子差点当场缴械。
说真的,银行这波操作把“演戏”卷出了新高度。
退伍特警客串匪首,一个飞身压柜,玻璃都震出低频;小姑娘柜员前一秒还在数钞,后一秒啪地把钥匙吞进喉咙,动作快到摄像头只能捕捉到残影。
更离谱的是,他们演完还要开“复盘会”,像选秀评委一样打分:歹徒的走位够不够遮挡摄像头?
人质瞳孔放大有没有到位?
我听完只想问:贵行还缺龙套吗,我自带黑眼圈,演被吓尿的客户绝对一条过。
你以为这就完了?
浙江那边已经把VR眼镜塞进演练包,劫匪脸能随机生成,系统还会根据你心跳频率自动加戏——我心率一飙,对面直接上电锯。
江苏更狠,AI评委实时打分,台词卡顿扣0.5,表情浮夸扣1分,想摸鱼?
算法比你妈还懂你。
最魔幻的是,演得好的员工真被影视公司挖走,简历上写“银行反抢年度MVP”,导演当场拍板:就你了,下周演毒枭副手。
有人吐槽“至于吗”,可数据摆在那儿:去年全国银行抢劫案个位数,比中彩票还难。
一位老哥跟我说,他以前觉得演练搞笑,直到真遇见持刀冲进来的,脑子自动播放演练脚本——蹲、按、藏、报警,一气呵成。
他说那几秒像开外挂,演练把恐惧提前替他用了,真到战场只剩肌肉记忆。
我打听了一下,现在演练还加新课:怎么安抚排队的大爷大妈。
毕竟有人看完“抢劫”直接血压180,真出命案算谁的?
于是柜员练完格斗还要学心理急救,蹲在地上给老太太顺气:“阿姨,这是假血,番茄酱兑的,我给您倒杯茶。
”一套流程下来,客户安全感+1,投诉率-1,银行顺手把视频剪成短视频,点赞比网红猫还高。
最离谱的彩蛋在这儿:有些银行把演练剧本做成付费体验,花299就能穿防弹衣当“人质”,拍完发你一张“幸存证书”。
我朋友圈已经有人晒图,配文“人生第一次被枪指,值了”。
你看,安全课硬生生成网红打卡,银行不仅守住钱袋子,还顺手割了流量韭菜。
所以下回你取号排队,要是突然有人喊“抢劫”,别急着跑,先看一眼摄像头旁边有没有小红灯闪——那是VR设备的信号。
实在怕,就默念:别怕,这是全国最贵的一场戏,而我,免费拿到了前排票。
来源:幸运艺术家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