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饰飙到1200元一克,不是黄金疯了,是有人把中产的钱包当成了金矿。
金饰飙到1200元一克,不是黄金疯了,是有人把中产的钱包当成了金矿。
2024年1月,周大福柜台里那根小小的足金链子,标价已经飙到1200元一克。
你以为你在买黄金,其实你在为品牌溢价、汇率波动、直播套路、工艺噱头、回收陷阱一起买单。
黄金本身没涨那么多,是你被层层加码,最后成了那个“人形提款机”。
金价涨,不是从矿里挖出来的,是从你口袋里掏出来的。
国际金价2100美元一盎司,听起来吓人,但换算下来,一克也就600元人民币。
可你走进金店,价格直接翻倍。
多出来的600元,不是黄金值钱,是你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品牌说:我有百年历史,贵一点应该的。
工艺说:3D硬金,硬度高,工费得加。
直播说:限量款,错过今天等一年。
你一听,脑子一热,刷卡了。
回家一称,0.8克,花了一千五。
你不是买金,是买教训。
2023年第四季度,黄金首饰销量下滑15%,但金条销量涨了23%。
这不是消费趋势变了,是中产醒了。
首饰不是资产,是消费品,买回去第一天就贬值。
金条不一样,银行一出手,手续费2%,回收价只比大盘低5块。
你买首饰,是给别人看;买金条,是给自己留后路。
可惜,很多人还是绕不过这个弯,觉得“结婚总得买点金的”,结果一买就买了品牌最贵的款式,回收时才发现,工费不算,折旧再砍一刀,600元一克的金,卖回去只能卖480。
你以为你在投资,其实你在给品牌打工。
汇率一跌,进口成本涨,金店立刻调价。
美元一涨,国际金价动一动,国内立刻跟涨不跟跌。
2023年黄金进口量下滑12%,不是没人买,是买不起。
品牌不着急,反正你不买,还有直播间的“家人们”冲。
直播间里“一口价”黄金,不标克重,只标价格。
你问多重,主播说:“别问,问就是缘分。”你一听,缘分值1500元一克。
回家一称,0.6克,缘分真贵。
回收市场更狠。
你拿金链去卖,商家说:“有磨损,得扣折旧。”一扣就是15%。
你说:“我才戴了两次。”他说:“黄金也怕氧化。”你不懂,只能认。
其实他就是看你不识货,故意压价。
你买的时候按1200算,卖的时候按480收,中间差价720元,全进了别人口袋。
你不是在投资,是在捐款。
央行2023年买了1037吨黄金,是历史第二高。
各国央行都在囤,不是为好看,是为避险。
你跟着买,不是错,是得买对。
买首饰是消费,买金条才是储备。
你买金条,银行不忽悠,克重标得清清楚楚,手续费透明,回收价公开。
你买首饰,品牌不说克重,只说“设计独特”,其实就是在为一块金子雕花,然后让你为雕花付金子的钱。
春节快到了,金店又开始热闹。
导购说:“过年添金,来年添福。”你一听,又动了心。
别急,历史数据说了,春节后金价一般会回调5%到8%。
你不是非现在买不可,只是被氛围裹挟。
你不是在买金,是在买“安心感”。
但真正的安心,不是金子挂在脖子上,是金子躺在保险箱里,不增不减,随时能变现。
黄金不会骗人,骗人的是卖黄金的方式。
你想要保值,就别买花里胡哨的款式;你想要体面,就别指望回收时能回本。
你不是不懂,是总被“仪式感”。
你不是在投资,是在被“情绪”收费。
你买的是金,还是被人拿捏的“金”?
来源:奇幻白云l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