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家把颜色做成燕麦、雾霾蓝,再配一张冷白滤镜的模特图,黄皮买家一穿发现脸亮了一度,其实是手机自动曝光加了0.3EV,醒图模板再把透明度降到70%,一套组合拳下来,衣服本身只占了三成功劳,七成是算法在显白。
92%的人把“显瘦”写进好评,商家把8-10cm胸围余量写进详情,同一组数字,一边在夸,一边在免责。
衣服实际卡在胯骨,155cm的人刚好遮住小肚子,170cm的人一抬手就露腰,这个长度不是设计失误,是故意留给不同身高的人各自找到“我穿上还行”的瞬间。
商家把颜色做成燕麦、雾霾蓝,再配一张冷白滤镜的模特图,黄皮买家一穿发现脸亮了一度,其实是手机自动曝光加了0.3EV,醒图模板再把透明度降到70%,一套组合拳下来,衣服本身只占了三成功劳,七成是算法在显白。
500条评价里,92%说显瘦,8%没提,商家只截图那92%,页面看起来就像全员满意,真实世界里那8%被悄悄折叠,数据不会撒谎,只是选择出场顺序。
面料写“长绒棉+天丝”,透气比纯棉高30%,抗皱提升,具体怎么测的没写,实验室报告也没链,消费者只能凭手感,手感好就五星,不好就退货,平台退货运费险封顶12块,超过部分买家自己掏,这个成本在下单那刻就被转移出去。
室内25℃穿6小时不闷,机洗5次还软,测试条件写着“实验室环境”,家里阳台阳光直晒、洗衣机900转、洗衣液含酶,三项只要有一项超标,结果就打折,报告里没写误差范围,只写“90%以上”,剩下10%被一句“个体差异”带过。
博主“三木”同款叠穿,配图是直筒牛仔+德训鞋,整套下来客单价不到三百,点进链接发现上衣129,牛仔199,鞋259,加一起587,平台跨店满减后实付512,比预算翻一倍,流量密码就是先报低价,再靠凑单拉高总价。
通勤那组烟管裤+尖头穆勒,配3:7明度差,理论没错,但明度差要靠光线才能看出来,电梯里白炽灯、地铁暖黄灯、办公室防蓝光顶灯,三种光一混,颜色直接跑偏,显瘦效果跟着打折,穿搭博主拍照只选下午三点自然光,普通人早八晚六根本遇不到。
OEKO-TEX认证被简化成“国际生态纺织认证”,五个字变成八个字,听起来更高级,证书编号藏在详情页最底下,点进去是PDF,手机加载3MB文件要5秒,99%的人没耐心等,商家要的就是“有证”两个字,没人真去查。
针织帽在总结里被“建议”提升完成度,点进店铺发现帽子69,同色系只剩M码,头部56cm以内才能戴,头围大的人只能选黑白,黑白不促销,原价购买,利润最高,建议不是白给的,是利润点。
整套文案把“简约、显白、显瘦”写成关键词,搜索权重直接拉满,平台算法抓到这三个词就推给25-35岁女性,投流费用省下20%,商家用数据反推文案,每个形容词背后都是搜索量,不是审美。
买家把衣服穿去公司,被同事要链接,同事下单她又得佣金,三级分销后台自动结算,一单返8%,熟人经济把好评再次放大,92%的满意度里,有多少是利益相关,平台不显示,只显示“已购买”。
产后妈妈写“腰腹赘肉完全隐形”,照片只拍上半身,孩子入镜增加可信度,评论区一堆求链接,她再把优惠券甩出去,一条评价带十单,佣金够买下一套新品,循环完成。
155cm小个子说衣长刚好,其实她穿XS,把裤腰提到肚脐,衣摆才卡在胯骨,照片里只露脚踝,显高秘诀是拍照的人蹲着拍,不是衣服版型,这个技巧她没写,写了就没人问她要链接。
商家把“一衣多穿”打在标题,点进去只有两套搭配,其余靠买家自己悟,悟不出来就继续搜,搜到的还是这家店,流量又被回收一次,套路就是只给一半答案,另一半让人自己找,找来找去都在圈里。
整套打法把成本压到129,把溢价做到“显白+显瘦+高级感”,用数据代替体验,用滤镜代替肤色,用佣金代替口碑,最后只剩一句“建议搭配同系列针织帽”,把69块利润稳稳收进口袋。
你花129买的是衣服,还是一张被算法调过色的照片?
来源:奇幻白云l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