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把旧门铃拆了换了个可视猫眼,邻居大妈隔着墙喊我:"小伙子,你那把'摸一下就能进'的铁疙瘩呢?"我苦笑——那玩意早躺抽屉里吃灰了。
刚把旧门铃拆了换了个可视猫眼,邻居大妈隔着墙喊我:"小伙子,你那把'摸一下就能进'的铁疙瘩呢?"我苦笑——那玩意早躺抽屉里吃灰了。
当年头脑一热掏两千多,图的就是潇洒:左手咖啡右手娃,手指一伸"滴"一声,感觉自己活在科幻片里。
结果第一次翻车是冬夜,手干到爆皮,门锁高冷地亮红灯,我在楼道原地蹦迪取暖;第二次是切完辣椒没洗手,识别器红得比我手指头还辣;最离谱的一次全家旅游回来,电池罢工,三口人蹲门口点外卖等开锁师傅,那画面比春运还凄凉。
说到底,"不带钥匙"听着爽,真出幺蛾子比丢钥匙惨十倍——钥匙还能找备用,电子嗝屁就只剩砸门。
再说安全这事儿吧:电影里胶带偷指模听着玄乎,可网上几十块的模块买来就能复刻;密码键留油印更是日常现场直播;加上很多早期产品没加密芯片,拿根数据线都能破解——防盗门秒变木门。
至于售后?
小牌子跑路比共享单车都快:主板坏了找不到件儿,官方电话变空号,师傅上门第一句话就是"亲您直接换新吧",钱包当场失血一千加——一年修两回够买台洗衣机了。
有人吐槽续航:好家伙四节南孚不到俩月见底;其实假电池毁电路才是真凶——电容烧了就像得了糖尿病天天喊渴。
功能层面更尴尬:隔壁老王家新装的全屋智联款能识脸远程对讲,app推送谁在门口晃悠;咱这把老古董只会伸舌头喊"请重按手指",活脱脱电子宠物狗。
所以今年装修我干脆换回机械+智能双保险:室内全自动把手给老人习惯手感;外侧保留半导体指静脉+人脸+虚位密码三合一;配低功耗Wi-Fi模块随时看电量;选大厂全国联保三年免费换件儿——算下来比当年那把贵几百却省心多了。
有人问:"那是不是所有人都别碰纯指纹识别?"倒也未必:出租单间短期过渡可以上便宜款;自家常住还是一步到位吧——毕竟被关在门外的不止尴尬还有时间成本啊!
科技迭代就像地铁关门滴滴响犹豫两秒就被夹住裤脚——与其事后拍大腿不如提前选好全能型选手对吧?
来源:奋发光束g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