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 2026 国考笔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备考的日子里,很多考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些 “深入骨髓” 的小习惯。可能是通勤路上耳机里的时政音频,也可能是看到社会新闻后的“申论演练”。
距离 2026 国考笔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备考的日子里,很多考生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些 “深入骨髓” 的小习惯。可能是通勤路上耳机里的时政音频,也可能是看到社会新闻后的“申论演练”。
小编总结了“资深考公人”的20个特征,看看你中了几条?
01
公考虐我千百遍,我待公考如初恋。曾经在出分后备受打击,发誓就此收手,下次公告出来后还是会付出全部真心。
02
娱乐不能超过做一套真题的时间,否则就会充满负罪感。
03
不太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工作,因为目前的工作只是过渡。
04
为很多事情付出过努力,发现回报率不如专心学习,听到身边人说:只要能上岸,不愁没对象,第一反应居然是“只要让我上岸,没有对象又何妨”。
05
赶考走过很多个城市,但是来去匆匆,从来没有心情欣赏周围的风景。
06
很少发朋友圈,但是常常在酝酿一条“上岸朋友圈”,很羡慕那些转发单位动态的微信好友。
07
使用带有数资公式的手机壁纸,或是强调自律、唤醒学习动力的主题元素,手机壳印着“金榜题名”“逢考必过”“锦鲤附体”等积极暗示。
08
不放过碎片时间,即便是吃饭的时候,也会播放学习音频来增强“上岸磁场”。
09
很多朋友(通常是网友)都是通过学习认识的,甚至是同岗位竞争过的考生。
10
在进入考场前的30分钟,一定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刻。
11
经常使用“懊悔式学习法”,先放纵自己几天,让自己陷入深深的懊悔中,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12
刷完行测经常发出的感叹:一是“我没有常识”,二是“我没有逻辑”。
13
也喜欢刷剧、打游戏,更多的是强迫自己看新闻,也会找一些与学习沾边儿的电影和纪录片,以此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14
全职备考的人尤其怕看 “啃老” 两个字——明明靠的是家人的体谅和支持,却总怕被贴上标签,这份底气里藏着愧疚也藏着决心。
15
不止沉浸在套题和教材里,看到社区发个公告,也能发现很多值得参考的申论框架,看到社会新闻,就想到各种面试中的应急应变题。
16
面对各种娱乐活动,通常会用四个字回绝:等我考完。
17
曾经是“死宅”,但由于不停地去各地赶考,最后变成了短期出行攻略高手。
18
过个生日就忍不住想,离35岁“大限”又近了一年。
19
有时候会感慨,高考都没有那么拼过。错过了那一次,全力拼这一次吧。
20
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有了孩子后却只想给TA最安稳的保障。
专注与执着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或许我们为了心中目标,会偶尔成为别人眼中的“奇葩”。但是困境只是暂时的,那些一个人熬过的夜晚、看过的清晨,都会在未来某一刻充满意义。
保持元气、乐观奋斗,上岸必将属于我们。
公考生都在用的备考神器
来源:陈态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