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115亿入股引望:智能汽车进入生态大比拼时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9:14 1

摘要:2025年9月29日晚间,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已向华为支付完毕第三笔转让价款34.5亿元,至此已支付完毕购买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的全部对价115亿元。

2025年9月29日晚间,赛力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已向华为支付完毕第三笔转让价款34.5亿元,至此已支付完毕购买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股权的全部对价115亿元。

这笔估值千亿级的交易不仅标志着两家企业合作的升级,更折射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从技术博弈迈向生态结盟的深层变革。

在智能化下半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场以股权为纽带的深度绑定,既是企业应对行业痛点的战略选择,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范本。

行业维度上,智能汽车正面临“灵魂与躯体”的协同困境,这是交易发生的核心背景。

随着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掌握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与拥有制造能力的主机厂之间,始终存在信任鸿沟——车企既渴望借助外部技术实现升级,又担忧核心竞争力受制于“Tier 1”供应商。

华为将原车BU重组为引望智能并开放股权,正是对这一行业痛点的精准回应。

引望2024年营收暴增474.4%至264亿元的业绩,印证了市场对“技术中立+资本合作”模式的迫切需求。

对赛力斯而言,此次入股是从“代工厂”到“共建者”的身份突围。

在传统合作模式中,赛力斯虽通过问界系列借华为技术打开市场,但始终面临“过度依赖外部技术”的质疑。

115亿元换来的不仅是引望10%股权,更是核心技术的优先使用权与生态决策参与权——作为股东,赛力斯可深度参与智能驾驶技术迭代规划,确保旗下车型持续获得行业前沿的技术赋能。

这种身份转变在存量竞争中至关重要:当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纷纷加码智能驾驶,只有绑定核心技术源头,才能避免在技术迭代中被淘汰。

华为通过股权让渡构建“技术联盟”,则是应对行业竞争的关键布局。

在苹果、特斯拉加速推进封闭生态,国内车企纷纷自研智能系统的背景下,华为以引望为核心,吸纳赛力斯、阿维塔(长安旗下)各持10%股权,形成了“技术输出+车企共建”的开放生态。

这种架构巧妙解决了技术中立性难题:引望董事会中,华为与车企代表共同任职,既保障了技术路线的稳定性,又兼顾了车企伙伴的利益诉求。

相较于单打独斗的研发模式,这种联盟能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仅引望累计研发投入就已超400亿元,其智能驾驶系统(ADS)已成为行业标杆。

智能汽车进入“联盟竞争”新时代

引望模式通过股权纽带将技术方与制造方绑定为利益共同体,既避免了重复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快速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

数据显示,引望2024年上半年已实现净利润22.31亿元,证明该模式具备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这种模式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更多车企或将选择通过战略投资绑定核心技术平台,而非闭门造车。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也反映出行业对“技术价值”的重新认知,115亿元对应10%股权的估值,背后是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商业溢价。

在电动化技术趋同的当下,智能化已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消费者愿意为高阶智驾功能支付额外成本。

赛力斯的这笔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市场份额的提前布局——借助引望技术迭代,其产品溢价能力与用户粘性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从交易完成后赛力斯股价连涨4日可见一斑。截至2025年9月29日,赛力斯(601127.SH)股价为171.30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场交易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智能汽车时代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企业的较量,而是生态联盟的比拼。

华为通过引望构建技术核心,车企通过入股实现深度绑定,这种“你中有我”的模式既化解了信任危机,又提升了产业效率。

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要么加入成熟联盟,要么打造自有生态,中间路线的生存空间正不断收窄。

在这场重构产业格局的变革中,能否找准自身定位、绑定核心资源,将成为企业在智能化下半场立足的关键。

而华为与赛力斯的这场“豪赌”,无疑为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径。

来源:梦霞亲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