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战非遭遇全网禁言!或许因为透露收入被封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7 04:16 1

摘要:“年入九位数”刚说出口,账号就原地蒸发,蓝战非这次把“说真话”的代价赤裸裸甩在每个人脸上——原来在算法时代,连数字都能成为违禁词。

“年入九位数”刚说出口,账号就原地蒸发,蓝战非这次把“说真话”的代价赤裸裸甩在每个人脸上——原来在算法时代,连数字都能成为违禁词。

9月22号下午,不少网友发现点不进蓝战非的主页,按钮灰掉,系统提示“因相关投诉,暂停关注”。

几乎同一时间,他在小红书上的号也同步锁死。

两件事前后脚,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三天前那场直播:他翘着二郎腿,随口一句“抖音最赚钱的那批人,一年一个小目标只是起步”,弹幕瞬间爆炸,第二天截图就爬满各大社群。

有人把这段录屏剪成15秒短视频,点赞冲破两百万,评论区里清一色“原来我连人家的零头都够不上”。

热度还没凉,账号就黑了。

这不是平台第一次对“炫富”下手。

往前翻两个月,某穿搭博主晒了一墙爱马仕,配文“集齐色卡”,第二天被下架;再往前,一位带货主播在镜头前算佣金,“一场下来够买深圳湾一套房”,话音未落,直播间关小黑屋。

套路相似:先引发群体焦虑,再被算法标记“不良导向”,最后人工复核,一键抬走。

蓝战非只是粉丝体量最大、数字最夸张的那个,于是成了最新的警示牌。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九位数”具体是多少,掐指一算——最低也要一亿。

按他之前报价,一条60秒短视频150万,一年接七十条就能摸到门槛。

再加上直播分成、品牌年框、线下活动,破亿确实不是吹牛。

问题在于,普通人月薪六千,听到“一分钟赚我十年工资”根本绷不住。

平台最怕的就是这种对比:情绪一旦失控,评论区就会变成大型翻车现场,算法只能先让源头闭嘴。

更微妙的是时间节点。

九月中旬,网信办刚下发新一轮“清朗”简报,点名要整治“炫富拜金、奢靡享乐”。

文件里特意提到“对未经核实的‘天价收入’言论予以限流”。

蓝战非相当于把脸贴在枪口上,替所有人试了一遍新规火力。

有人替他喊冤,说只是复述行情;也有人拍手,称“早该管管”。

两边吵得越凶,话题越热,平台越不可能松手——毕竟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被点名的靶子。

账号黑掉之后,粉丝群里流传一张截图:蓝战非的小号在凌晨三点发了条“只是整改,别瞎猜”。

但小号很快也被屏蔽。

过往案例里,短暂禁言最短七天,最长三个月;如果被判“情节严重”,直接永封也不是没可能。

参考去年那位“自曝一天赚400万”的财经大V,被封半年后复出,粉丝掉了八成,广告报价腰斩。

蓝战非就算回来,也得先扒层皮。

这件事给所有靠流量吃饭的人提了个醒:收入可以赚,但不能说。

平台需要维持“努力就能逆袭”的梦,任何把梦戳破的数字都会被按下去。

观众其实也没那么想听真话,大家更想看到“从前跟我一样穷,后来翻身”的剧本,而不是“你们一辈子都追不上”。

蓝战非不过说了句大实话,就撞上了这条隐形红线。

接下来大概率会看到一批“哭穷”内容:博主们开始晒九块九包邮、拼团优惠券,刻意把后台收益打码到只剩小数点。

观众获得心理安慰,平台拿到和谐数据,品牌方继续投广告,循环继续。

至于那串真实的九位数,会像从没存在过一样,消失在黑掉的账号里。

来源:名博士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