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与降噪是关键 5大品牌5款头戴式耳机 看产品新趋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8:37 1

摘要:头戴式耳机拥有悠久的历史,虽然近年来在市场声量上远不及TWS真无线耳机,但在学习办公、电竞娱乐等多重应用需求的推动下持续发展,依旧属于耳机细分市场中的核心品类之一,占据着可观的市场份额。

头戴式耳机拥有悠久的历史,虽然近年来在市场声量上远不及TWS真无线耳机,但在学习办公、电竞娱乐等多重应用需求的推动下持续发展,依旧属于耳机细分市场中的核心品类之一,占据着可观的市场份额。

凭借着更好的便携性、舒适佩戴体验等优势,无线蓝牙头戴式耳机已经成为主流产品。尽管大部分头戴式耳机在核心结构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体验可谓“百花齐放”。

厂商通过在材料和结构设计上的不断探索创新,显著提升佩戴舒适度。音质与降噪是头戴式耳机升级的两大关键方向,尤其在旗舰级产品中,音质与降噪表现成为了差异化体验的核心。与此同时,降噪已经成为了常见功能,较低价格的入门级产品也支持降噪功能,降低了体验门槛。

我爱音频网持续关注着头戴式耳机行业的发展,并对众多头戴式耳机产品进行了深入的评测体验。这篇文章,我爱音频网将2025年上半年(截止8月31日)评测过的头戴式耳机进行详细汇总整理,帮助小伙伴们更好地了解这类产品的特点。此次汇总包括了beyerdynamic拜雅、MORROR ART、Nothing、SONY索尼、Sonos共5大品牌5款头戴式耳机产品。

在此次汇总的5款产品中,从结构设计上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包耳式和贴耳式两种,两者在佩戴体验上会有区别。其中有4款为包耳式设计,1款为贴耳式设计。

包耳式和贴耳式在佩戴、音质表现、降噪效果等方面的体验都会不太一样。包耳式能够完全包裹耳朵,压力更分散,佩戴更轻松,但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出现闷热感;且拥有更好的隔音效果,综合降噪体验更佳。

贴耳式头戴耳机的耳罩直接压在耳廓上,可能会有相对明显的压迫感,但耳朵与空气接触更多,透气性更好。且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会进一步提升佩戴体验。不过一般偏小的腔体限制了低频表现,而且隔音也没那么好。

除了基础设计略有不同外,这5款耳机在细节设计上也不太一样。部分耳机支持可折叠设计,收纳更方便,提升便携性。另外,Nothing Headphone (1) 和MORROR ART X1 VWS耳机还采用了创新的外观设计,尤其是MORROR ART X1 VWS,外嵌屏幕,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重量上,有3款都能控制在300g以内,最轻的是贴耳式耳机,这也是该类型产品的优势之一。

在功能控制部分,五款耳机均配备实体按键。不同的是,Nothing Headphone (1) 配备了特别的滚轮、拨片控制组件,操作体验好。索尼WH-1000XM6则支持便捷的触控操作,MORROR ART X1 VWS提供屏幕控制功能。

音频上,有意思的是,5款产品中,体积较小的贴耳式耳机反而采用了最大的扬声器单元,达到45mm。另外还有三款采用40mm动圈单元,最小的为索尼WH-1000XM6,仅30mm动圈单元。

耳机支持的蓝牙音频协议会有不同,有4款产品支持高品质蓝牙音频编解码,包括高通aptX编解码器和LDAC编解码器两种。剩下1款尚不清楚所支持的具体编码规格。

5款产品中,有3款提供带头部追踪的空间音频功能,给用户带来更沉浸的聆听体验。

降噪部分,5款产品均支持主动降噪和通透模式,除了实际效果不同外,部分产品提供自定义调节,能够满足更加个性化的降噪需求。

续航上,主动降噪功能对续航时间影响较大,关闭该功能,5款耳机中最长续航可达80小时。即使开启主动降噪,基本也能保持在不少于30小时的续航时间,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太严重的续航焦虑感。

本次评测的5款产品售价基本都在2000到4000元价位段,属于品牌的旗舰级产品,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头戴式耳机行业旗舰产品的趋势。

从上面5款产品可以看到,包耳式头戴耳机仍旧是目前的主流趋势,即使扩大到其他价位段,也有着类似的结论。虽然头戴式耳机的核心结构类似,但在佩戴体验上还是会有较大区别,其中与材质、可调节范围、重量等因素都有关。同时,部分产品会采用创新设计,给用户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音质上,除了通过配备更好的单元、更优的算法、更强的芯片来提升音质效果外,支持高品质蓝牙音频编解码、增加空间音频功能,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5款头戴式耳机产品的详细功能特点和配置信息。(按照品牌英文名首字母A~Z排序,点击小标题,可查看详细评测内容)

头戴式耳机评测汇总

beyerdynamic拜雅

拜雅AVENTHO 100贴耳式降噪耳机

拜雅AVENTHO 100采用标志性的外观设计,贴耳式造型带来更轻盈小巧的机身,提供更好的透气性。耳机支持多角度调节,比较容易调节到合适位置,贴耳式设计虽然会对耳朵有一定压迫感,但配合柔软的记忆海绵耳垫,整体佩戴体验还不错,可折叠设计还提升了便携性。

耳机在声音部分没有妥协,配备45mm动圈发声单元,支持aptX Lossless音频编解码,其默认EQ的频响在同品类中称得上自然均衡,适于聆听多样类型的音乐。基于不错的音质表现,耳机通过了QQ音乐臻品音质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综合聆听体验。耳机支持主动降噪和通透模式,嘈杂环境下的聆听体验也有保证。通透模式不用摘下耳机就能感知环境声,与附近的人交谈等,更加方便。关闭主动降噪,耳机续航可达60小时,在同类型产品中表现较突出。

MORROR ART

MORROR ART X1 VWS耳机

MORROR ART X1 VWS显示蓝牙耳机整体较有设计感,最吸引人的就是外侧的两块磁吸屏幕,很有新鲜感,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配套APP不仅预设了丰富个性化显示内容,用户还能自行上传内容。通过屏幕也能切换歌曲、控制音量等,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屏幕支持便捷拆卸,独立供电不用担心影响耳机续航。耳机整体质感好,视觉效果时尚个性,佩戴舒适,不过加上屏幕后会额外增加重量,稍微加重佩戴负担。

音质方面,耳机在人声部分的表现清晰突出,不过低音偏弱,整体效果略显一般,没有太多惊喜。耳机支持降噪、通透模式,可达60小时续航,还兼容3.5mm有线模式。创新之外,耳机也考虑到了各方面的细节体验。

Nothing

Nothing Headphone (1)

Nothing Headphone (1) 延续了品牌标志性的透明设计,外观辨识度很高,整体有着不错的质感。耳机没有忽略佩戴体验,耳罩支持多角度调节,搭配柔软的耳垫、头梁内侧缓冲区等,佩戴舒适。

音质方面,在定制40mm动圈单元和联合KEF品牌调音的加持下,耳机默认eq低频饱满,高频较为柔和,拥有较高解析力,听感舒适。另外,耳机还提供带动态头部追踪的空间音频,进一步丰富了聆听体验。耳机在降噪、通透部分也有着不错的表现,配合特别设计的滚轮、拨片等物理操控组件,综合体验上有不少小惊喜。耳机最长可达80小时续航时间,大大降低了续航焦虑感。

SONY索尼

索尼WH-1000XM6

相比上一代,WH-1000XM6在设计和功能上都有全面升级,并非简单的小修小补,而是一次从硬件到体验的全面进化。耳机对外观设计的细节部分进行了优化,更宽的头梁和亲肤柔软的耳罩材质,带来更舒适的佩戴体验。尽管重量相比上一代略有提升,但还是控制在不错的水准,长时间佩戴不易累。

WH-1000XM6采用新一代QN3+V2双芯片组合,配合新设计的30mm驱动单元,从底层优化声音;能够感受到丰富的声音细节,整体解析力好,鼓点厚实有力,听不同类型音乐也有出色的体验。耳机还带来了“电影模式”空间音频,带来更具沉浸感的体验。降噪部分则在上一代强大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升级,通过算力更强的新一代芯片配合全新升级的12麦克风系统,加上全新自适应动态降噪算法,有效降低残留噪声,在高频部分的降噪效果表现也很突出,大幅拉高了在降噪部分的体验。耳机还支持20级可控的环境声调节,环境声效果更自然。

Sonos

Sonos Ace头戴式耳机

Sonos Ace是该品牌首款头戴式耳机,在产品设计、音质效果以及功能方面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耳机外观设计时尚,有着舒适的佩戴体验,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太重负担。

耳机配备定制40mm驱动单元,更注重整体的解析力,低频震撼但又不轰头,听感舒适,不同音乐也有出色的表现。耳机所支持的带动态头部追踪的空间音频、杜比全景声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音频体验,耳机还通过了QQ臻品音质认证,音频体验有保障。

我爱音频网总结

头戴式耳机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从上面5大品牌5款头戴式耳机评测汇总情况可以看到,5款头戴耳机产品中,无线蓝牙连接是主流方案,有线模式更多作为补充功能。

头戴式耳机的核心设计形态趋于稳定,更多只是在于细节部分的升级,其中包耳式形态更加主流。部分厂商推出了采用透明设计、增加屏幕等创新设计,给行业注入了新的灵感。同时,厂商在持续改进佩戴舒适度与便携性等,不过音质和降噪仍是当前厂商升级的核心方向。

在提升基础音质体验的同时,空间音频与头部追踪技术的结合,提升聆听沉浸感,成为了旗舰头戴式耳机产品的另一大趋势。降噪技术则朝着更精准、支持自适应的方向持续进化。

未来,预计头戴式耳机仍将在音质和降噪上持续比拼,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推动行业的稳步发展。同时,智能化与个性化可能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目前尚未看到能快速颠覆行业的突破性技术。

来源:我爱音频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