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启动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多维记录各地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火热景象,立体呈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
7月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启动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多维记录各地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火热景象,立体呈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社会风尚向上向善的生动局面,集中反映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中国精神文明网联合“文明+”传播矩阵,推出“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系列报道。
12支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实行“订单化”服务、473米“断头路”升级为“诸古岭巷”文化长廊、“长者食堂·学堂”累计服务21300余人次……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屏山社区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解锁“近邻密码”,绘就家园文明底色。今年5月,该社区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屏山社区门口。福州文明网供图
以“红色引擎”激活文明创建内生动力
屏山社区充分发挥辖区资源禀赋,打造“屏山讲堂—行走的党校”学习新模式,采取共建单位轮值方式,既宣讲党的政策,又讲述身边榜样故事;同时,完善“全龄段”近邻大课堂体系,传播新时代好声音,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共建单位、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签订《近邻共建共治协议》,整合40家单位资源,凝聚1813名党员志愿者力量,打造“党建+单位+小区+业委会+物业”协同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行“单位包小区、支部包楼栋、党员包户”三级联动,成立助困帮扶、助老守望、医疗保健、便民服务、法律咨询等12支志愿者服务队,实行“订单化”服务模式,让“党员红”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最温暖的底色。
屏山社区开展植树节环保科普活动。福州文明网供图
用“幸福共同体”绘就文明家园新蓝图
屏山社区紧扣民生需求,以“一刻钟幸福圈”为半径,绘就“屏山·幸福里”民生蓝图,实现社区服务、党群学习、养老、医疗、托育、文体等多元功能融合。
2022年9月至今,屏山社区“长者食堂·学堂”累计服务21300余人次,实现医养结合模式覆盖全社区;“四点半课堂”年均托管3500余人次,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
通过“五社联动”机制,屏山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孵化培育12支文体自组织,满足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屏山社区食堂门口。福州文明网供图
让“近邻密码”解答基层治理方程式
屏山社区立足群众需求,以老旧小区改造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探索“连片式治理”新模式,打破原有独栋自管的分散格局,对24个楼栋、891户实施整体改造升级,有效解决老旧单位宿舍区设施老化、管理缺位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屏山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福州文明网供图
社区牵头组织“两会一员”开展民主协商,广泛听取民意、汇聚民智,成功筹集600万元资金注入“农林通道”改造提升,将473米“断头路”升级为“诸古岭巷”文化长廊,既完善了基础设施,又保留了历史文脉。
社区打造“一路一驿一集市”民生矩阵,每月举办的“幸福集市”,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民生盛会,既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质感。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