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晚,随着最后一炉窨制茶叶的馥郁香气在福建省福州茶厂赛场氤氲弥漫,第九届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赛实操考核圆满落下帷幕。33名参赛选手历经三小时高强度竞技,精准展现伺花、窨制、通花等核心工序,生动彰显了福州茉莉花茶千年非遗窨制技艺在"茶文化、茶产业、
9月29日晚,随着最后一炉窨制茶叶的馥郁香气在福建省福州茶厂赛场氤氲弥漫,第九届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赛实操考核圆满落下帷幕。33名参赛选手历经三小时高强度竞技,精准展现伺花、窨制、通花等核心工序,生动彰显了福州茉莉花茶千年非遗窨制技艺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下的创新活力。
原福建省委台港澳办公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福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陈奇,福州振兴乡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武,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市农业农村局原一级调研员王贞锋等领导出席了开赛仪式。
大赛特别邀请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危赛明,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峰,茶叶加工检验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金水,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原站长、高级评茶师陈銮,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孙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杨如兴,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张雯婧,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何孝延,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省级陈康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陈康,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高级评茶员陈思聪,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茶学博士/讲师林宏政,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员陈力12位茶领域权威专家坐镇,从开赛仪式到实操考核,用专业眼光为赛事品质把关。
郑一贤强调,海峡两岸茶文化同根同源,福州茉莉花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促进两岸茶产业合作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以本届大赛为契机,深化两岸在茉莉花茶工艺传承、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交流协作,共护中华优秀茶文化根脉,推动两岸茶产业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陈志武在致辞中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坚实支撑,福州茉莉花茶产业既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传承闽都文化的关键载体。本届大赛搭建了人才选拔与工艺传承的优质平台,集团将持续深度参与茉莉花茶产业发展,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保障,让茉莉花香浸润乡村振兴之路,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危赛明作为评委代表宣布比赛规则时表示,公平、公正、公开是本次评审工作的根本原则。评审专家团队将严格依据规则,从工艺规范性、茶叶品质把控、创新理念融入等多维度对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判,确保选拔出的人才真正具备传承与发展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的能力,为行业树立标杆。
"90后"选手代表傅晓萍在发言中表示,既要精准传承"七窨一提"的传统精髓,更要让千年茉莉花香飘进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田。对参赛者而言,这里不仅是技艺比拼的赛场,更是与行业大师对话的平台——它连接着传统工艺的过去与未来,让大家有信心将福州茉莉花茶的品质与影响力推向新高度。
王贞锋表示,本届大赛不只是手艺人之间的技艺较量,更是一场茉莉茶香里的文化盛宴,一次非遗传承人才的集中检阅,更是推着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往更高处走的关键契机。期待大家拿出最佳状态,在赛场上亮出真本事、赛出高水准。随后敲响铜锣,正式拉开本次大赛实操考核的序幕。
开赛仪式后,赛场随即进入紧张有序的竞技状态——选手们专注投入:或指尖轻捻,细心筛选茉莉鲜花、剔除杂质;或俯身调控,精准把握窨制温度、细嗅茶花香韵的融合度;或熟练翻动茶堆,确保香气均匀吸附。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娴熟。
评审团专家始终秉持严谨态度,围绕投花比例、窨制时长、手法熟练度及香气把控等关键细节,逐项细致评分,以全过程的专业把关,确保赛事公平公正。
与会领导嘉宾前往赛场巡视,实地察看选手操作流程与考评工作开展情况。
实操考核现场设置直播,通过高清摄像头将选手们的精湛技艺与专注神情实时呈现给场外观众。直播画面中,观众不仅能清晰地看到选手们每一个细微的操作动作,如鲜花筛选时的精准手势、窨制温度调控时的专注神情,还能听到专家们现场的精彩点评和深入讲解。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选手们的操作进行实时分析,指出优点与不足,为场外观众铺展开一堂生动又专业的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技艺科普课。
茶文化:"双世遗"IP的活态传承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传承,是"双世遗"品牌活态延续的生动实践。这一工艺源于宋代、成型于明代、鼎盛于清代,2022年11月29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共同构成"双世遗"IP。本届大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导向,吸引包括"90后"在内的众多从业者参与,年轻群体迸发的传承热情与创新思维,为传统工艺注入勃勃生机。截至目前,福州市已累计培养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人73名,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6名。依托"大师带徒"机制,73名传承人已定向培育青年接班人超200名,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可持续的传承体系。
茶产业:全链条升级的"百亿实践"
赛事现场公布的产业数据,直观展现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2023年,福州茉莉花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年产量约1.95万吨。2024年,受新式茶饮消费热潮的推动,销量预计将达到4万吨,品牌价值攀升至46.84亿元。作为拥有单独海关税则号列的地方性茶种,近五年福州茉莉花茶年均出口1500吨、创汇1300万美元,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市场格局。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福州市精心构建的"政策扶持+联盟发展+品牌输出"三位一体产业发展体系。福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实施专项扶持政策、组建茶类产业联盟、强化品牌运营推广三维发力,已培育涉茶类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3家),构建起以茉莉花茶为核心、多品类茶叶为补充的产业布局;当前,多地正加快推进茶产业园区与集聚区建设,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质量方向迈进。
茶科技:传统工艺的现代赋能
实操考核现场,选手们以精湛技艺彰显了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尽管实操环节未使用复杂高科技设备,但智能化窨制辅助工具可帮助选手精准把控温湿度临界点,提升工艺稳定性;数字化溯源平台已实现从花田种植到茶杯饮用的全程可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茉莉花泛基因组数据库的建立,更为优质原料选育与品种改良提供分子育种支撑。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既守护了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的本真内核,又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巩固了福州在全国茉莉花茶科研领域的领军地位。
随着第九届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赛深入推进,一批技艺精湛、理念创新的新生代传承人正崭露头角。未来,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将持续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翼,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涵养民族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茶文化,持续倾注独特而深厚的"茉莉力量"。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