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见过那种人,明明五十多岁,但脸长得像刚从塑料膜里剥出来的——紧、亮、连法令纹都像被橡皮擦悄悄抹掉了?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人,明明五十多岁,但脸长得像刚从塑料膜里剥出来的——紧、亮、连法令纹都像被橡皮擦悄悄抹掉了?
苏有朋就是那个让人看完忍不住截图发朋友圈的人:“这真是52岁?我奶奶都没他这状态。”
不是他吃了仙丹,也不是他躲进深山修炼了二十年。
2025年夏天,有人在北京一家叫“X丽格”的医美机构门口拍到他,没戴墨镜,没捂口罩,就那么拎着包走进去,背影比很多三十岁的男明星还利落。
机构后来发了条海报,没点名,但配文写着:“S姓顶流艺人,5D筋膜提升+射频口周年轻化”。
懂行的都懂——没打针,没开刀,就是用高频能量一层层把脸皮“烫”紧了。
像你家那台老式电熨斗,不是把衣服压平,是把褶皱从肉里抽出来。
这事儿被《演员的诞生·国际季》碰上了。
节目组录完,片尾字幕突然蹦出一行小字:“视觉年龄管理顾问:XX医美”。
全网弹幕炸了:“节目组这是把医美当广告牌挂上了?”节目组不慌不忙回了一句:“导师形象包装,由本人团队主导。”翻译过来就是:别怪我们滤镜太狠,是他自己想这么帅。
你以为他只是想在镜头前多撑几年?
错。
他正悄悄换赛道。
2025年9月,国家电影局公示了一部新片《无人之径》,导演署名还是苏有朋,但故事讲的是“AI意识上传+法庭悬疑”——听起来像科幻片,其实是他给自己搭的舞台。
他不再演青春少年,也不再拍校园爱情,他要演一个能跟AI对簿公堂的男人。
而这个男人,得有一张让人信服的脸——不能老,不能垮,不能像隔壁王叔刚做完前列腺手术。
于是他和B站一起,悄悄成立了一支三亿的基金,名字叫“苏哔次元”,专投虚拟人、AI换脸技术。
别人做投资是看项目,他是拿自己当实验品。
你脸绷得像刚出炉的年糕,他就能说:“看,这就是未来艺人该有的样子。”这不是整容,是把脸当成产品原型,先自己用,再卖给别人。
韩国《朝鲜日报》写他:“中国苏有朋的30岁脸震惊亚洲。”专家算了一笔账:想保持这种状态,每年得花30万,做两到三次。
听起来贵?
可他抖音直播卖抗衰仪器,一场卖了2800万。
网友从骂“整残了”变成求链接:“求问这仪器能买吗?我爸看了说像他年轻时。”
吴奇隆在带娃、陈志朋在清迈开民宿,而苏有朋,一边在片场喊“卡”,一边在直播间喊“上链接”。
他没老,他只是把时间当成了可编程的参数——皮肤是硬件,医美是系统升级,脸是IP,而他,是那个亲手写代码的人。
你见过有人把皱纹当bug,把法令纹当缓存,然后用射频仪一键清理的吗?
他不是不想老,他是不想让老,变成别人眼里的剧情。
来源:晓勇侃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