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传播创新趋势论坛 | 智“营”未来—营销传播多维创新范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6:30 1

摘要:2025年9月25日,由美兰德传播咨询主办的“场域新传播 智能潮营销——2025中国传播创新趋势论坛”于北京圆满举办。本次高峰论坛邀请到超30位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国内主流媒体、新闻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头部互联网文娱企业、影视内容制作机构、品牌企

2025年9月25日,由美兰德传播咨询主办的“场域新传播 智能潮营销——2025中国传播创新趋势论坛”于北京圆满举办。本次高峰论坛邀请到超30位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国内主流媒体、新闻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头部互联网文娱企业、影视内容制作机构、品牌企业等各方领导、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出席致辞与演讲分享,超200位来自各省媒体集团业务负责人、境内外资深媒体人、学界、广告业界等代表深度参与。

在当前AI技术浪潮全面重塑产业格局的背景下,传媒行业正经历从“互联网+”向“AI+”的深度转型。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不仅重构了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链路,更催生了营销传播新范式。这一变革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行业面临传播渠道碎片化、用户需求多元化等系统性挑战。

这一时代背景下,美兰德秉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核心理念,特设《智“营”未来——营销传播多维创新范式》圆桌论坛。本次论坛汇聚学界权威与业界领袖,旨在搭建高水平对话平台,共同探讨新智“传播+” 与新潮“营销+”融合发展与传播赋能等议题。

中国广告协会广电工委常务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AIGC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广融信媒介咨询总裁田涛担任主持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萍,央视网产业发展事业群总监马桦,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刘慧秋,山东教育电视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白传之,爱奇艺研究院院长葛承志作为业界嘉宾进行观点讨论与思维启发。

2025中国传播创新趋势论坛

圆桌论坛

田 涛

中国广告协会广电工委常务副会长

中国广告协会AIGC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

中广融信媒介咨询总裁

作为圆桌论坛的主持嘉宾,田涛先生表示,在AI技术快速普及、生成式内容大量涌现的当下,传统媒体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就此,田涛先生向论坛嘉宾提出问题:媒体如今是否仍具备核心竞争力?若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AI对各领域带来了哪些具体冲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如何布局以把握AI所带来的变革方向?

高 萍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媒体价值正从信息发布转向公共服务,成为社会的连接者。其核心在于公共传播的“守正”与“创新”:“守正”意味着做好信息公开,在喧嚣中定人心;“创新”则是借助AI与多元形式,以人为本开展立体化传播,从而焕发公共传播的新价值增量。

公共传播历经十年的范式转变,核心是从以政府为中心的单向宣传,转向以公众为中心的互动服务。变的是方法与形态——借助前沿技术,以更具温度的方式实现立体化传播;不变的则是其内核——始终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坚守人民性的价值追求。未来的政务公共传播,正是以最前沿的技术、最具温度的方式,传达最有价值的追求。

面对AI浪潮,公共传播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单向信息发布走向“智能共情”。这意味着,舆情治理需从监测转向预防,政策沟通应由“广而告之”升级为“精准滴灌”,而国家形象塑造更需从宣传迈向价值共创。同时,作为教师,也应当将AI思维与工具能力传递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善用这些前沿手段,更有效地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

马 桦

央视网产业发展事业群总监

央视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变革发展的过程中,对媒体融合转型进行了战略思考:

一是坚守新闻立网之本,其深度评论的影响力持续领跑行业;

二是通过VR直播等技术创新重塑新闻体验

三是践行“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为多个城市打造文化名片;

四是突破传统边界,深入产业服务领域,与相关部委开展合作。

同时,近年来央视网还通过红色AI演出等业务,探索出To B与To C相互促进的生态化发展路径,展现了媒体在新时代的多元价值。

当前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从“+AI”工具应用到“AI+”系统重构的思维跃迁。媒体工作者需深刻理解AI本质,并着力提升体系化的工程能力,改变以往零散的项目制模式。实践中可以借鉴互联网行业的工程化方法,构建结构化创新体系。

刘慧秋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

锚定“服务”,构建公众信任基石。公众对气象媒体的核心诉求在于服务。国家级媒体所带来的公信力是基础,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将这种信任转化为切实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能力。这意味着服务必须与时俱进,向精准化、精细化演进,深度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从而筑牢媒体的核心竞争壁垒

“气象+”跨界融合,打造“陪伴式传播”新场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数据与场景优势。以台风“桦加沙”报道为例,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在登陆点进行的独家直击,获得了近两亿的全网浏览量,展现出天气事件作为高关注度内容的天然吸引力。

当下的传播理念已转向“陪伴式传播”。“气象+”可无缝连接各行各业,无论是大风、花粉过敏还是寒潮,品牌传播不再是生硬的理念灌输,而是伴随天气服务自然触达用户。这种将品牌信息与公众刚性需求深度融合的模式,正开辟一条更具亲和力与实效性的营销新路径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正着力打造“中国天气智能体”,旨在通过AI技术将气象服务延伸至更多终端平台。未来,不仅是气象数据,融合了医疗健康、能源、交通等行业数据的多维服务产品,都将被集成于智能体中,实现从“人找信息”到“智能服务主动适配人”的范式转变。这也标志着气象营销将迈向一个更具交互性与个性化的新阶段,为千行百业提供深度赋能

白传之

山东教育电视台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山东教育电视台用三十年的实践表明,真正的破局之道并非参与竞争,而是重塑价值逻辑。其核心在于跳出广电做教育,始终围绕“教育需要什么”来构建独特的“生态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回应资源不均衡的社会痛点。

算法掌控与服务深度,是其放大影响力的两大支点。再优质的内容也需借助算法这一“流量闸门”才能精准触达受众;而服务的本质在于线上线下融合,通过赋能B端最终服务C端,构建起可借鉴却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该模式的精髓,在于将“以用户为中心”从理念彻底落实为执行细节。这要求从“传者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当广电系统真正借鉴教育的“服务思维”,把每个环节做细做透,影响力便水到渠成,无需刻意竞争。

面对AI浪潮,挑战之中亦蕴藏着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的历史机遇。山东教育电视台正通过AI助手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将“一对一”的理想教育图景逐步变为现实,探索传统教育媒体在技术时代的全新路径。

葛承志

爱奇艺研究院院长

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持续进化的“讲故事”能力。随着社会与传播环境的剧变,过时的叙事与拍摄手法已难以满足当代观众需求。这种快速适应市场与受众偏好变化的能力,正成为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此外,爱奇艺依托其庞大的会员基础,积极探索如何为自有版权内容开拓影视播出之外的新价值,通过借鉴国外先进传媒与内容集团的模式,持续拓宽媒体价值的边界。

爱奇艺当前的布局策略为“长剧为基盘、微剧拓增量”。长剧承担着传递与建构价值观的功能,而微剧则回应社会对情绪舒缓的迫切需求,两者在用户分布上形成有效互补:微剧在低线城市与熟龄用户中渗透率更高。在内容竞争中,爱奇艺将长剧所积累的IP资源与制作能力赋能于微剧,构建出差异化的内容优势。同时,通过线下主题乐园、AI虚拟角色互动等创新形式,平台不断延伸内容价值、深化用户情感联结,实现从“观看”到“沉浸”的价值升维。

在AI技术浪潮的推动下,爱奇艺正系统性重构影视制作全流程。从剧本开发到海外发行,AI的深度参与显著提升了制作效率,大幅压缩了周期与成本。这一技术变革直击长视频行业“资金周期长、制作效率低”的核心痛点,为内容制作企业在保持创作质量的同时实现规模化产出,提供了关键支撑。

CMMR

作为中国融合传播与融合营销领域的探索者及践行者,权威传播咨询机构美兰德全面聚合传播渠道、海量内容、企业品牌、全域用户四大领域分析研究体系,致力于用融合传播与融合营销先进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帮助政府、媒体、企业实现品牌塑造与战略升级、消费者洞察与连接、营销赋能与经营业绩持续改善,以数据与咨询的力量帮助客户成功,共创未来。目前美兰德已服务数百家政府部委及知名学术单位、媒体机构与国内外品牌企业。

来源:美兰德传播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