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健康指南:这份“清洁+防病”攻略请收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6:40 1

摘要:国庆、中秋双节将至,阖家团圆、外出游玩正当时。随着假期人员流动增加,也需注意防范随之而来的健康风险,如呼吸道疾病、食源性疾病和蚊媒传染病等。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阖家团圆、外出游玩正当时。随着假期人员流动增加,也需注意防范随之而来的健康风险,如呼吸道疾病、食源性疾病和蚊媒传染病等。

为帮助大家度过一个整洁、健康、安心的假期,省爱卫办、省疾控局特别准备了这份节日健康攻略——从环境清洁到疾病防控,全方位守护您与家人的健康!

一、健康知识提前学,常见疾病早预防

节日期间气温多变、聚餐频繁、出行增多,以下几类疾病需特别警惕,关键预防措施请牢记:

呼吸道疾病(如流感):秋季早晚温差大,流感病毒易传播。出行请随身携带口罩,在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规范佩戴;家人聚会时,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交叉感染;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建议提前接种流感疫苗,筑牢免疫屏障。

食源性疾病(如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外出聚餐优选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少吃生冷或半生食物,注意生熟分开处理。家庭烹饪应确保肉类、海鲜彻底煮熟,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充分加热。外出时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剂,饭前便后及时清洁双手,严防“病从口入”。

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当前我省仍为蚊虫活动活跃期,外出游玩(尤其是公园、景区、乡村等)建议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并在暴露皮肤上涂抹合格的驱蚊剂;住宿选择有纱窗、蚊帐的房间,睡前检查有无蚊虫;回家后及时检查衣物和行李,防止蚊虫随行入户。

此外, 节日期间请保持健康作息:聚餐注意适量,减少高油高糖食物摄入,多搭配新鲜蔬果;避免熬夜追剧、打牌等,保证每日7~8小时的充足睡眠;短途出行可选择步行或骑行,既欣赏美景,又锻炼身体,维持良好状态。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干、咽痛、皮疹、腹泻等异常症状,要及时报告,做好防护,规范就诊。

二、环境清洁齐动手,打造“无死角”健康空间

整洁的环境是预防疾病的基础。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共同营造洁净、安心的节日环境:

居家清洁:翻盆倒罐除隐患

全家一起开展“家庭大扫除”,重点清理阳台、厨房、卫生间等易积水、易积灰区域——及时清空花盆托盘、水桶、废旧瓶罐等容器中的积水,防止蚊虫孳生;彻底清扫门窗缝隙和家具角落的灰尘杂物,定期擦拭油烟机、冰箱,并对下水道进行消毒,抑制细菌滋生;有庭院的家庭,请及时疏通排水沟,保持流水畅通,房前屋后的盆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从源头上阻断病媒生物的孳生环境。

外出注意:公共区域讲卫生

在景区、商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将垃圾分类投放;公园游玩时不随意采摘花草、丢弃食物残渣,避免吸引鼠类和苍蝇;入住宾馆或民宿时,先检查房间卫生,如发现墙角积水或存在卫生死角,及时联系工作人员清理,入住后注意保持房间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出行防护保健康,安心游玩不“掉链”

无论返乡还是出游,做好防护才能让旅程更安心、更顺畅:

出发前:查信息、备物资

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健康风险提示,根据当地天气和疫情情况准备行李——除换洗衣物外,建议携带口罩、免洗手消毒剂、常用药品(如退烧药、肠胃药、驱蚊剂等),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可额外准备便携医疗包。

路途中:重防护、少聚集

乘坐飞机、火车、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规范佩戴口罩,条件允许尽量错峰出行,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触摸扶手、座椅等公共设施后,避免接触口鼻,并及时清洁消毒双手。如途中出现发热、呕吐等不适,请立即告知乘务人员,必要时在抵达后及时就医。

返程后:勤监测、早就医

回到家后,及时洗手、更换衣物;返程后请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出行史,以便及时诊断与治疗。

国庆、中秋佳节是团聚的日子,更是守护健康的时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将健康知识融入生活点滴,用整洁的环境和科学的防护,为假期保驾护航,共度一个平安、愉快、健康的节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