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到夏秋之交,后院的茄子和西红柿长得正旺,奶奶总爱系着蓝布围裙,在土灶台前忙活这道西红柿烧茄子。铁锅里油花滋滋响,切好的茄子往锅里一倒,金黄的边缘瞬间吸饱油香,再把去皮的西红柿掰碎丢进去,咕嘟咕嘟炖出红通通的汤汁。她总说:“茄子要吸足了西红柿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到夏秋之交,后院的茄子和西红柿长得正旺,奶奶总爱系着蓝布围裙,在土灶台前忙活这道西红柿烧茄子。铁锅里油花滋滋响,切好的茄子往锅里一倒,金黄的边缘瞬间吸饱油香,再把去皮的西红柿掰碎丢进去,咕嘟咕嘟炖出红通通的汤汁。她总说:“茄子要吸足了西红柿的酸,才不腻乎。” 那时候蹲在灶台边,闻着混着柴火味的菜香,口水能咽好几回,如今想起,这道菜藏的全是农村生活的暖乎气儿。
西红柿烧茄子的 “走红” 藏着段食材 “移民史”。茄子原产印度,魏晋时传入中国,唐宋典籍里多称 “落苏”,《云仙杂记》曾记载用茄子 “酥炸佐酱” 的吃法;而西红柿直到明清才从南美漂洋过海而来,起初被当观赏植物,直到民国才入菜。两道 “舶来品” 能凑成经典 CP,全靠民间厨子的巧思 —— 北方人先拿茄子裹面炸,再用西红柿的酸解腻,慢慢炖出了 “软滑酸甜” 的黄金搭配。老北京餐馆里,这道菜曾是 “平民硬菜”,下饭又实惠,如今更是家家户户厨房的 “常客”。
刚出锅的西红柿烧茄子往桌上一端,那颜色就勾人:深紫的茄子块裹着红亮的汤汁,西红柿炖到软烂,果肉融成酱,还能看见零星的番茄籽挂在茄肉上。用筷子一夹,茄子立刻颤巍巍地 “漏油”,汤汁顺着缝隙往下滴,酸甜味猛地窜进鼻子里。送进嘴里,茄子像吸饱了汤汁的海绵,一抿就化,先是西红柿的果酸在舌尖炸开,接着是茄肉的绵软回甘,最后舌根能尝到一点点糖提鲜的微甜,连带着米饭都被染成红通通的一片,扒拉一口,汤汁裹着米香,吃得嘴角都要沾上汁儿。
最近刷到的 “空气炸锅版烧茄子” 其实和传统做法异曲同工!把腌好的茄子块喷点油,180℃烤 10 分钟(中途翻面),代替油炸更低脂,搭配西红柿酱一样软糯。还有博主用 “番茄罐头” 代替新鲜西红柿,说冬季番茄味更浓 —— 不过老饕都知道,夏秋季节用露天种植的沙瓤番茄,炖出的汁自带果香,比罐头更鲜。另外,这道菜和网红 “茄盒” 的灵魂都是茄子,但烧茄子更省事,不用裹面不用夹肉,拌饭吃更接地气,难怪最近 “懒人版烧茄子” 的话题播放量破千万,打工人下班花 20 分钟就能复刻。
你家做西红柿烧茄子时,喜欢加糖还是加盐?有没有试过往锅里扔颗话梅提味?或者你觉得配面条好吃还是配米饭更香?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独家吃法,揪 3 个 “吃货小天才” 送厨房小工具哦!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来源:壹号美食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