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乡融合发展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丨三明市妇联:争当美家美妇 激活美丽效应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6:51 1

摘要:近日,将乐县常口村上榜全国十大“美丽庭院”特色村,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常口村人居环境蝶变的肯定,更是我市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激活“美丽效应”,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日,将乐县常口村上榜全国十大“美丽庭院”特色村,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常口村人居环境蝶变的肯定,更是我市以“美丽庭院”创建为抓手,激活“美丽效应”,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市妇联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和家庭的主体作用,持续打造“美丽庭院”创建升级版,推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升级“美丽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6万户,其中全国“十村百人千院”典型案例7个,一幅幅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争当“美家美妇”

擦亮美丽生态“绿美底色”

在常口村,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代言人”——美丽庭院女主人李冬秀。她用最接地气的语言,一年800余场的讲解,让更多人走进这座“碳票第一村”,见证了常口的美丽蝶变。

“以前我们常口,家家户户门口随意堆着柴火,也习惯搭些棚舍养鸡养鸭,气味扑鼻。你再看看现在美丽庭院成排连片,家家户户见缝插绿、宜花则花、宜果则果,还捎带种点时令蔬菜。想吃啥,门口随手一摘,新鲜又方便!”李冬秀话语间洋溢着自豪,“这就是我们的生态福——美丽庭院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从“一户美”到“全域美”,如何让散落乡间的庭院持续“增值”,成为勾勒生态美景的“拼图”?

市妇联联动农业部门印发美丽庭院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居室美、院落美、环境美、家风美、产业美“五美”目标,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创建美丽庭院的主力军作用,结合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乡土文化等地域特色,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活动,带动市、县、乡、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参与“巾帼红守护生态绿”“垃圾分类·家家时尚”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家庭提升绿色素养,践行绿色生活,每年创建一批的各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形成“一家美——户户美”的全域推进格局,让人人争做庭院的打造者,户户成为美丽环境的受益者。

赋能“美景美业”

燃动美丽经济“E路芬芳”

每到周末,宁化乐野小镇的庭院便热闹非凡,创意十足的多肉花园里绿意盎然,乐野市集、乐野舒食等十余项休闲元素错落分布,八方来客络绎不绝。这份吸引力背后,藏着“美景变产业”的发展密码。

乐野小镇庭院女主人程海2022年回到家乡,结合庭院改造,链接资源成立三明乐在山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循着“小产业+新主体+大平台”的思路,搭建优质创新创业空间:22个共享直播间为创业者提供舞台,吸引女大学生返乡逐梦;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活用多平台资源开展直播带货,成功培育出粉丝超10万的本土网红电商“胖阿姨的多肉园”,其日均销售多肉6000余盆、销售额超3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更带动50余名妇女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这份“美丽经济”的蓬勃态势,离不开多方合力的精准推动。市妇联深入实施“巾帼引航”女性就业创业计划,联合文旅等部门推出11条“美丽庭院”精品示范线路和研学线路,线上线下开展“美丽庭院是我家”“明姐姐邀你来打卡”等庭院引流活动,串起乡村生态宜居的“风景线”、产业兴旺的“振兴线”,持续培育一批巾帼新农人、催生一批美业、带旺一批美景。

就这样,一方方庭院的“方寸地”,悄然蝶变为增收的“致富园”。

“欢迎来到田园下渠古圩宁路直播间,我们宁路村的乌桕蜜呈琥珀色,口味甘甜、入口即化、营养丰富,欢迎大家选购。”走进泰宁县下渠镇宁路村的一户小院中,门口悬挂着的“五星级美丽庭院”牌子十分醒目,庭院的主人万永春正带着巾帼志愿者直播卖货。

谁能想到看着如此老到的“直播达人”,之前也只是一个不问世事在家带娃的家庭主妇。2023年初,万永春在丈夫余忠文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把直播当成“新农活”。其间,更是与丈夫一起参加镇、村组织开展的直播培训,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短视频拍摄、剪辑和直播能力。

“我们以美丽庭院做背景进行直播,很招人喜欢,大家都认为很接地气,有生活的气息。”万永春说。通过直播带货拓宽本地销售渠道,不仅自己实现增收,更带领周边农户走上“新农人”致富路。

坚持“美美与共”

共奏美好生活“幸福交响”

“月光仔,月嬷嬷,喊你下来食擂茶……”全国最美家庭邱彩立把美丽庭院改造成“邱姐擂茶馆”,通过美丽庭院与擂茶文化体验结合,成为全国闻名遐迩的网红打卡地、巾帼宣讲示范点。

如今,越来越多庭院正以独特的方式融入乡村肌理,成为涵养文明乡风、传承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唤醒乡土记忆,激活发展动能。

在大田县济阳乡,一座座古民居重焕新生,有的改造为民俗文化园、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还有的成为高雅别致的茶艺空间,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打卡。

其中,由济中村妇联主席涂爱停主理的“雅真茶艺培训学校济阳分院・美人茶舍”,是集茶艺培训、主题民宿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茶文旅项目,通过“保护中开发、活化中利用”的模式,每年带动本地20余名村民就业,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营收20万元,显著增强了村集体经济活力。

以庭院为最小单元,三明各地正通过跨村联建、人才回引等机制,因地制宜打造文化传承型、产业融合型、生态保护型等特色庭院。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理念,借力古厝活化、文化赋能与巾帼志愿服务,这些庭院不仅成为返乡创业的热土、特色产业的孵化器,更逐步成长为文明实践的新阵地、民俗传承的实践点。

市妇联将“美丽庭院”创建与移风易俗、家庭建设深度融合,使庭院成为展现文明新风的窗口,涌现出将乐县“碳票当嫁妆”、大田县“不送彩礼送保障”等一批典型,有效推动乡村从“环境美”向“风尚美”深化拓展。

一方庭院、万千芳华。如今,行走在三明的乡村,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美丽庭院,不仅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更是乡风文明的窗口、产业发展的沃土。从庭院方寸地到增收致富园,小小庭院正串联起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共富链”,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增色添彩。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