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公布,再次搅动山东高教界的池水。今年山东的本科民办高校格局可以说很吸引人,既看到老牌名校的固步自封,也看到新贵的强力冲击,更有不少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演一幕幕反超与变革大戏。
“2025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公布,再次搅动山东高教界的池水。今年山东的本科民办高校格局可以说很吸引人,既看到老牌名校的固步自封,也看到新贵的强力冲击,更有不少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演一幕幕反超与变革大戏。
整个山东这17所民办本科院校入选。从这组排名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头部的几所学校地位越来越稳定,已经形成了第一阵营;中部学校混作一团,竞争非常激烈,谁会胜出充满不确定;还有的特色鲜明的学校找准了自己的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可喜的变化是,今年山东省进入全国民办高校百强的有9所学校,多于去年2所学校。不只是一种数字上的增加,更多的是山东的民办大学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教学质量、学校实力上的认可度也越来越广。
泰山科技学院位居榜首。这所学校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山东省内民办本科院校的第一,而在全国范围也稳定地排在第五的位置上。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绝非偶然。泰山科技学院最大的王牌就是已经打磨得很成熟了的“产教融合”。也就是说学校不再只是象牙塔,企业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企业真实的项目、真实的需求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嵌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学生做的不是纸上谈兵,可以是某个急于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通过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自然会得到用人的青睐。可以说泰山科技学院用自己的实践为其他民办大学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了表率。
紧接着济南的强校是山东协和学院、齐鲁理工学院。这两大名校可以说是济南民办医护、医生成才培养方面积淀深厚。而齐鲁理工学院是一个综合类大学,学科门类更加齐全。一所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精深,一所谋求全面发展的学校,两者共同表现出济南民办高等学校的百花齐放的景象。
把视线转向沿海青岛,当地的民办高校开始成组团之势强势发展起来了。全省前15名里有5个席位都是青岛的,显示了强大集团的优势。其中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城市学院作为老牌强队,一直稳定发展,。而今最大的惊喜就是青岛电影学院。凭着它影视艺术方面的办学特色,学校第一次挤进全国百强。它给其他的学校一个重要的启示,在同质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找到一个点做好了,打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来。青岛是座有活力的海滨城市,民办高校多而集中,但同时学校之间专业设置相同化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是摆在中国各个高校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相比烟台、潍坊等地的高校来说,采取的则多是一些更实际的方法。它们并没有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选择了和地方产业相吻合的一条道路。例如潍坊科技学院、烟台南山学院两所院校,都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培养基地。开设专业基本对接地方的支柱产业,深化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以及就业机会,在人才输入上源源不断的推动当地经济。
如果头部院校格局较为清晰的话,那么榜单中间的部分就要精彩多了,悬念重重变化很多,。我们来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山东现代学院。在今年的排行里,这所学校位列山东第十六位,全国排一百一十七位。名次方面并不是最突出的,不过它背后的故事却非常耐人寻味。排名恰好反应出山东现代学院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阵痛期”。
近三十年来,学校下了决心,把发展的重点聚焦在了“新工科+大健康”两大专业群上。这是一个十分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紧跟国家发展的主流。经过努力,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两个王牌专业已顺利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意味着这两个专业的教学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有含金量。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和相关的单位建立了12个产业学院,企业的生产线和研发中心“搬”到学校里。这些措施效果显著,到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3.7%,这一数据在如今就业环境中可以说是很亮眼的了。
专业建设搞的轰轰烈烈,就业也做得不错,为什么综合排名总是上不去呢?瓶颈在于教师。专业不断调整和升级换代,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的更新速度却跟不上。就像换上了一台动力强劲的新发动机,但是驾驶员驾驶水平老的,没有能够完全把发动机性能发挥出来。“软”“硬”匹配不当,学校整体排名受到了影响。换一个角度来分析既然产教融合取得了一定效果就业数据也证明了其培养模式是正确的如果再把师资短板补上山东现代学院的发展前景将会不可限量。考生们可要注意这个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另有一场比赛烟台科技学院对阵青岛工学院,。今年排行榜出现了一个变化引起人们的关注,烟台科技学院第一次超过了老牌劲敌青岛工学院。烟台科技学院排名全国87位,而青岛工学院只有89位,只差2名,就会决定两所学校排名高低的变化。
“险胜”背后是两种发展路径的博弈。烟台科技学院有一个相当响亮的名字:曾被称为“葡萄酒大学”。此称号精当地概括了它的办学特色。学校建于国内闻名的烟台葡萄酒产区,它不去贪多求全,而是很聪明地利用当地产业基础,在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方面打造出自己的招牌学科。这些专业的同学不仅可以学到理论,而且有更好的实践机会。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没出学校就已被各大酒庄抢订一空,年薪破十万元也不足为奇。把学院嵌入到产业中办学,烟台科技学院竞争力强、生机旺。
而青岛工学院也并非一点优势都没有。它的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国内外一直都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问题在于学校近年来新开设的一些很前沿的热门专业如智能建造等,虽然听起来比较前卫,但是时间太短,没有取得有效的输出,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青岛工学院所在的区域,虽然看上去很优越,但是它要和周边众多同类型学校来竞争。当烟台科技学院凭借自己的特色专业筑起“护城河”时,青岛工学院在新兴领域里的探索还有待时间去检验效果。
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又一颗新的明星开始冉冉上升了,那就是齐鲁工业大学。这所学校进步之迅速可以说是奇迹,去年还在全省第15名,今年已冲到第13名,稳步前进的趋势十分明显。作为济南市新崛起的一流的民办高校齐鲁工业大学发展道路清晰有力。
它在育人模式上采用了“书院制+项目制”的双重模式。书院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项目制更加注重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这样的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就专业方向而言,学校定位于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媒体这两个前沿方向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跟企业共建的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刚被批准为省级示范基地,这就表示它实践教学的水平获得了官方的肯定。
衡量一所大学实力的硬性指标是科研能力。在该方面齐鲁工业大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学校老师发表的文章被引用数量比去年提高了惊人的48%。由此可见他们的科研成果质量与影响力正迅速上升。更具说服力的是,学校专利转化金额突破了2000万元。专利转化为市场可以售卖的商品,这是衡量应用研究能力的直接标椎。这一数据说明齐鲁工学院不再仅是一所单纯的教学型大学,其科研创新能力正把真实的经济效益给创造出来。
还有一个更富有想象空间的信息就是,齐鲁工业大学目前正积极进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工作。若是此项工作圆满完成,它将变成山东省少数能够获得硕士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不只是办学层次一次巨大飞跃,而且可能会根本改变山东民办高等教育的格局。
2025年这个排名的榜单把山东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动而复杂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告诉今天大学的竞争早已不单纯是规模和名气上的竞争。无论是稳坐第一把交椅的泰山科技学院、突出特色的青岛电影学院、后来者居上的烟台科技学院,它们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套相同的逻辑:找到自身定位,发展自身特长,使学校办学同社会、产业需求相衔接。对要面临选择的考生、家长来说,看排名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弄清楚排名背后的意思。一所学校的排名如何,重点发展的专业是什么,就业情况怎么样,这些动态的信息要比一个静态的数字更能帮你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选择了一所大学,也就是选择了以后要从事的工作。
来源:爆笑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