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团委作为国有企业联系青年员工的重要桥梁,肩负着引领青年思想、服务青年成长、凝聚青年力量的重要使命。省引江济淮集团作为安徽省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主体,本身也是一个单一大型水利项目,集团成立以来的核心任务就是主体工程建设,目前逐渐进入配套设施建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团委作为国有企业联系青年员工的重要桥梁,肩负着引领青年思想、服务青年成长、凝聚青年力量的重要使命。省引江济淮集团作为安徽省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主体,本身也是一个单一大型水利项目,集团成立以来的核心任务就是主体工程建设,目前逐渐进入配套设施建设阶段。如何强化推进省重大民生工程大型水利项目共青团工作,一直是单位党委关心和推进的重点工作,作者认为要提升工程建设类国企共青团工作能力,就必须紧扣工程建设特点与青年需求,从思想引领、服务中心、组织建设等多维度系统发力。
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凝聚青年政治共识
1.深化理论学习与工程使命结合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项目单位结合水利工程“国之重器”定位,开展“大国工程中的青年担当”主题学习,通过“工地党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形式,组织团员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建设的战略意义结合,增强使命感。挖掘工程建设中的红色资源(如水利史中的革命故事、项目所在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主题团日活动,例如在工程关键节点现场举行入党宣誓、退团仪式,以及“青春向党·水利报国”宣誓仪式等,强化政治认同。
2.用重大工程精神激励青年
项目单位应提炼国内大型水利项目中的“攻坚克难、创新奉献”精神,通过“工程先锋青年说”“老水利人讲故事”等活动,让青年在一线感悟水利精神内涵,将个人成长与工程建设目标深度绑定,例如省引江济淮集团组织青年干部赴佛子岭水库、红旗渠等重点水利工程学习老一辈水利人的水利精神,效果明显。
二、以服务工程为导向,打造青年建功平台
1.聚焦企业发展使命,发挥青年模范作用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目前项目单位正围绕工程规划设计、一期工程运营、二期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团结带领青年不怕困难、挺膺担当、冲锋在前,发挥突击队作用,先后完成省界调水、皖北抗旱保种、菜子湖汛期排洪、巢湖生态引水等重大任务,有效保障了工程沿线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2.聚焦工程重难点,组建专业化青年突击队
项目单位应针对大型水利项目中的技术攻关、工期冲刺、应急抢险等任务,按专业领域(测绘、质量管控、机电安装等)组建青年突击队,设立攻关目标,定期开展“突击队比武”“技术创新擂台赛”,推动青年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参考引江济淮工程经验,将突击队工作与工程节点考核挂钩,例如在渡槽浇筑、河道疏浚等关键任务中,以“青年责任区”形式明确任务清单,确保攻坚成效。
3.创建青年创新创效载体
项目单位应鼓励成立“青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围绕工程降本增效、技术优化等需求,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定期评选优秀成果并在工程现场推广,激发青年创新活力。
4.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设立青年安全岗
项目单位应选拔青年骨干担任“安全监督员”,建立“青年安全示范岗”,负责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形成“青年查隐患、全员保安全”的机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
三、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夯实共青团工作根基
1.优化团组织设置,实现工程现场全覆盖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项目单位针对大型水利项目点多线长、参建单位多的特点,建立了“集团团委——建管处团总支——项目部临时团支部”三级组织体系,在施工标段、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中同步成立团组织,确保团员青年“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有组织”。推行“党建带团建”,将团建工作纳入工程党建考核体系,由各级党委部门牵头定期召开团建工作推进会,解决资源保障、活动开展等实际问题。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从严治团
项目单位应选拔懂工程、会管理的青年骨干担任团干部,开展“团干部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工程管理培训、团建业务实训、跨项目交流等方式,提升其组织协调、服务青年的能力。建立团干部考核机制,将“服务工程成效”“青年满意度”作为重点指标,激励团干部主动融入工程建设。以省引江济淮集团为例,近年来严格落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相关要求,持续完善基层组织治理,1个团支部完成支部委员增补选举,6个基层团支部完成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团支部班子,团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基层组织活力持续提升。集团全面使用“智慧团建”系统,进行组织管理、团员团干管理、荣誉激励登记、团员教育评议登记。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机制,认真做好团员发展、团费收缴、团内统计、推优入党等基础团务。
四、以青年需求为出发点,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关注青年职业发展,搭建成长阶梯
项目单位应结合水利工程专业需求,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为青年匹配技术专家或业务骨干作为导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在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等领域定向培养。举办“技能比武大赛”,对优秀青年给予岗位晋升、职称评定加分等激励,打通职业发展通道。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集团组织开展泵站运行工技能大赛、数字引江济淮培训以及各类学术报告会活动,持续提升青年业务技能,倾力打造青年发展平台;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参加“青马工程”学习,发挥青年“领头羊”作用;团委干部主动申请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全心全意服务乡村振兴等,团员青年“向先进看齐、向模范学习”的氛围日益浓厚。
2.丰富青年文化生活,打造“家”文化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针对工程现场生活单调问题,组织“工地文化节”“青年联谊”“技能运动会”等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包饺子、中秋晚会等暖心活动,缓解青年工作压力。建设“青年之家”“职工书屋”等阵地,配备学习设备、文体用品,为青年提供交流、学习空间,增强组织归属感。组织举办广播体操展示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职工毅行、PPT技能展示赛等活动,丰富青年文化生活需求。通过不懈努力,集团公司企业氛围更加活跃,青年员工工作技能和协作精神不断提升,对工作和生活更加满怀信心与激情。
3.解决青年实际困难,做好权益保障
项目单位应多频次开展“青年诉求调研”,重点关注住宿条件、业余生活、婚恋需求等问题,协调参建单位改善生活设施(如建设标准化宿舍、洗衣房),联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青年联谊活动,解决婚恋难题。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集团先后开展“爱在草原、情定三春”“赴一场夏日的约会”等联谊交友活动,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单位针对水利项目野外作业特点,为青年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防暑防寒物资,定期组织体检,保障青年身心健康。
五、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扩大共青团影响力
1.打造“水利青年”特色品牌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项目单位整合青年突击队、创新工作室、安全示范岗等载体,围绕江淮运河供水、航运特色,持续打造“湖畔灯塔”“运河沙龙”“青系江淮”团建品牌,累计开展“与党同心、挺膺担当”“深学细研、励志笃行”等主题交流活动,受到团员青年广泛欢迎,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2.加强跨单位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例,项目单位联合水利主管部门、兄弟企业团组织开展“联学联建”活动,例如与高校团组织共同举办“水利工程技术研讨会”,促进青年技术交流;与科大讯飞集团团委等签订《结对共建方案》,持续拓展团建阵地,深化同各企业、各领域青年的交流互鉴;与省国资委团工委、团合肥市委、省国控集团、安徽移动、地方海事局等机关国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团结带领青年开展环境清洁、植树护绿、扶危助困、乡村振兴、活动保障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国企担当。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共青团工作战线长且分散,涉及单位部门多,由于建设单位日常建设任务重,共青团工作开展缺乏有效抓手。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团组织须紧扣“工程建设”与“青年成长”双主线,通过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岗位建功搭建平台、组织建设强化根基、精准服务解决需求、品牌塑造扩大影响,推动团员青年成为工程建设的生力军,实现个人价值与工程目标的双向成就。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吕 澍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