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后交税不用再一笔一笔扣,月入6000多一分税都不用交了!”9月30日,北京外卖骑手李师傅对着手机里的个税新规解读反复核算,难掩欣喜。随着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6号公告正式生效倒计时,10月1日起,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2亿灵活就业者的个税征收
“以后交税不用再一笔一笔扣,月入6000多一分税都不用交了!”9月30日,北京外卖骑手李师傅对着手机里的个税新规解读反复核算,难掩欣喜。随着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6号公告正式生效倒计时,10月1日起,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2亿灵活就业者的个税征收将彻底告别“灰色地带”,迎来“统一规范、精准减负”的全新阶段。
此次税改最核心的突破,是终结了长期存在的“收入性质模糊”乱象。此前,灵活就业群体收入既可能被归为“经营所得”,也可能按“劳务报酬所得”单笔预扣,导致同行业税负天差地别:高收入主播通过注册个体户享受3%-8%的核定征收,年入百万仅缴几万税;而普通骑手每笔收入超800元就被预扣20%,一年预扣税额常比实际应缴多出数千元。新规明确将其统一归为“劳务报酬所得”,从根源上堵死了高收入群体的避税漏洞。
计税方式的革新更让普通从业者直接受益。旧规的“按次预扣”忽略了灵活就业者收入波动大的特点,而新规采用“累计预扣法”,按月汇总收入后先扣除20%费用和每月5000元免征额,剩余部分再按3%-45%超额累进税率计税。这笔“明白账”算下来效果立竿见影:月入1万元的骑手,旧规需缴2000元税费,新规仅需100元;月入1.5万元的网约车司机,税负从2400元直降至200元;三个月收入3.7万元的主播,缴税金额从5920元锐减至390元,降幅达93%。若叠加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专项扣除,月入1.8万元都可能实现免税。
平台的“代扣代缴”责任被全面强化,成为此次税改的关键抓手。新规要求平台按月为从业者代扣个税,按季向税务部门报送人员信息,违规者最高将面临50万元罚款。这一要求不仅解决了从业者“自行申报难、退税周期长”的痛点,更通过税务部门的数据推送实现了“多平台收入自动汇总”,彻底终结了“跨平台接单避税”的可能。某网约车平台财务负责人透露,已完成系统升级,10月起司机APP将实时显示“已扣税额”和“应缴明细”,确保透明可查。
税改背后,是国家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精准治理思路。随着灵活就业规模突破2亿,过去“野蛮生长”阶段的监管盲区已影响税收公平——工薪族月入5000元即缴税,而部分灵活就业高收入者却税负偏低。此次改革实现了“双向调节”:对月入625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扣除费用和免征额后应纳税所得额为零,实现彻底免税;对年入百万的主播等高收入者,则按45%的最高税率足额征收,彰显“公平向上兼容”的税收原则。
值得关注的是,个税规范化与社保覆盖正形成政策合力。此前京东、美团已开始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此次税改进一步将灵活就业者纳入正规劳动保障体系。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新规带来的不仅是税负变化,更重要的是身份认同的转变——当骑手们的收入被正式纳入税收体系,他们作为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也将随之升级。
面对新规,不同群体反应分化。普通从业者忙着在个税APP上填报专项附加扣除,高收入主播则开始梳理合规成本,而平台方多表示“已做好系统准备,不会转嫁成本至消费者”。目前各大外卖、出行平台均未传出涨价消息,消费者无需担心配送费、打车费因此上涨。
从“按次预扣”到“累计预扣”,从“模糊定性”到“精准归类”,这场针对2亿人的税改,本质是对平台经济时代劳动价值的重新校准。10月1日之后,当外卖骑手在APP上看到清晰的缴税明细,当主播们按实际收入依法纳税,税收这杆“公平秤”将真正实现“无论何种职业,都在同一标尺下承担义务、享受权利”。正如李师傅所说:“缴得明白、扣得合理,这才是对我们劳动者的尊重。”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