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从孔子文化节说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5:13 1

摘要:庄重的祭孔大典、深入的学术研讨、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如期而至,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会,更是一次连接古今、启迪未来的实践。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当孔子文化节把舞台让给村民,把收益留给乡土,把传播交给大众,那些“仁义礼智

庄重的祭孔大典、深入的学术研讨、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如期而至,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会,更是一次连接古今、启迪未来的实践。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当孔子文化节把舞台让给村民,把收益留给乡土,把传播交给大众,那些“仁义礼智信”的理念便会悄悄生长。

文化节的温度,藏在普通人的参与里。曲阜孔庙的佾舞刚起,印尼孔教总会的研学团已在手机上同步观看“云祭孔 直播,屏幕里中国孔子基金会捐赠的孔子石像,成了跨越国界的文化信物。村里的情形更热闹:鲁源新村的大妈们排练着《礼仪之邦》国风广场舞,准备给游客展演;“幸福食堂”的董长龙一边给老人打饭,一边念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儒家孝道融进三餐里。没有强制说教,当文化节允许村民、海外访客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传统才算真正走进生活。

文化节的深意,显在传承的巧思间。祭孔大典虽保留传统仪规,却用“曲阜主会场+衢州分会场+全球云联动”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20多个海外站点的同步直播,让礼乐文明有了现代传播的翅膀。就连节会本身也在“减负”,开幕式简化流程、以社会化运作降低成本,把钱花在文化体验而非排场之上,这种务实恰好呼应了“礼之用,和为贵”的真谛。

此外,文化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游客汇聚于此,通过交流对话,孔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得以更广泛传播。这种文化交流,增进了理解,促进了文明互鉴,其效果远比生硬的说教更为深远持久。

任何活动都需不断反思和完善。衡量文化节成功与否的关键,或许可以看它是否激发了更多人自发地去了解、尊重并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否真正促进了地方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而非仅仅是一时的热闹。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正如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弘扬传统文化,需要的是平实而持续的努力,是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少一些浮夸的包装,多一些务实的浸润,让文化的力量在细微处悄然生长,如此,跨越千年的智慧才能真正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这,或许是文化节带给我们的最宝贵启示。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