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11新节奏落地——日前,2025年天猫双11大促节奏正式公布,将于10月15日开启预售,10月20日开启现货售卖持续到11月14日,将以往的两波大促整合为长达26天的现货期。
双11新节奏落地——日前,2025年天猫双11大促节奏正式公布,将于10月15日开启预售,10月20日开启现货售卖持续到11月14日,将以往的两波大促整合为长达26天的现货期。
节奏的变化让大促的胜负手,不再仅仅取决于爆发期的临门一脚,更越来越依赖于品牌在日常经营的深度。
随着淘系构建覆盖"衣食住行玩"的全域消费生态,增长机会从庞大但有限的电商流量池,扩展到近乎无限的生活场景。阿里妈妈平台提出的“快种快搜”,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收”不过是最终结果,“搜”才是心智的胜利。
当消费者在搜索时,不仅表达了明确需求,更完成了信任的初步建立。搜索不仅是交易的入口,更成为品牌心智的起点。
当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扩散到全天候生活场景,如何挖掘其中的增长机会?新的节奏下,该如何重新布局双11大促的营销资源?当AI能力成为经营必选项,又该如何把握这场效率革命?
全场景打通诞生经营新红利 ,精准种草高效引爆
大促要增长,关键是找到新增量。
买过精品咖啡的人,很可能会需要一套好看的咖啡杯,报名了登山户外团的人群,也可能会下单冲锋衣。
流量来源虽然分散,但却立体。淘系之所以要加速搞全域大消费的生态,就是为了把这些分散的机会聚合在一起,把原本孤立的消费——电商、即时零售、旅游、出行……整合在一起,变成一张覆盖用户全场景消费的网络。
在全域大消费的生态下,无论是近场的即时零售和远场的电商,还是线上和线下,都可以相互协同融合,爆发出更多的增量;高频与低频消费的联动,以及站内外资源的打通,形成了全域经营的场景底座,下好“经营一盘棋”。
“全域快种快搜”的策略路径便是商家先人一步、抢占双11全新平台红利的核心抓手。想做好快种快搜,在对的时间、对的场景、用对产品是关键。
首先是踩准节奏,把“小促”当成“大促”的预演,让种草触达-淘内追投-转化复购的链路循环起来,让时间积累复利。
据调研,近8成双11成交用户在9-10月就被触达了。因此品牌需要在9月通过“未购新客再追种、会员再种再收”的策略,前置储备流量,为真正的双11生意爆发打好基础——精准的水,要提前蓄,蓄水的深度决定了爆发的高度。
其次是要建立淘内外全域的承接转化闭环。
这些淘外经营的深度联动,今年都由阿里妈妈Uni Desk挑大梁,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相互打通。今年,阿里妈妈UD,将会覆盖线上(与抖音、小红书、微信通过合作计划互联)、线下(户外大屏、楼宇电梯、校园)全场域,更为商家带来娱乐剧综(与优酷等长视频平台合作)及出行(高德地图等)等诸多场景。
618前夕阿里妈妈与小红书联合推出的 “红猫计划”正是全域打通的体现,让小红书种草直通淘宝链接,实现内容即触点、种草到转化一气呵成,破解站外流量落地难的顽疾。
而在淘内,阿里妈妈品牌广告则成为外承种草、内承品效追投放的快种快搜中枢。
在“种草在小红书、抖音,成交在淘宝”的常态下,淘宝天猫已成为消费人群的“交易终点站”,其搜索消费心智无可替代。商家通过在淘内投放品牌广告,不仅能有效承接跨平台流量,还能沉淀品牌心智、提升用户回搜、积累人群资产。
手淘开屏(Topshow)、淘宝首页信息流推荐(品牌特秀)、搜索结果页首位(品牌专区)等产品,是承接全域种草的主阵地。配合阿里妈妈万相台AI无界货品全站推、人群推广、关键词推广,强化人、词、货关键场景的追投转化,品效一结合才能把前期积累的用户资产,在双11当天高效引爆。
这套打法不再追求流量规模,而是追求流量的精准与持续——种得准、接得住、转化狠,才是今年双11的胜负手。
运动户外、服饰时尚、家享生活行业 ,精细化运营突围
双11要顺利突围,还需要精准把握品类特性和消费者的深度需求。
精细化的人群运营,是破局的关键。服饰时尚、运动户外、家享生活这三大重点品类较为典型。
对服饰行业来说,核心痛点在于上新风险。
传统测款周期长,爆款成功率低,双11前的秋冬上新窗口期,正是趋势验证的关键节点。
测款正在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阿里妈妈万相台AI无界的“货品全站推”,能帮商家在秋冬上新关键期精准识别潜力款,提前命中爆款。
另一方面,小批量、快反应的供应链模式成为核心竞争力。柔性供应链允许品牌根据预售数据快速调整产量,最大限度降低库存风险。
双11前站的运营节奏直接影响大促效果。9月的两波超级88大促是重要的测款期,商家可通过小批量上新收集市场反馈;10月上旬进入蓄水期,重点是对潜客进行心智培育;10月中旬随着今年大促节奏,进入正式爆发期,针对前期积累的高意向用户进行集中转化。因此,营销投放动作和预算的前置显得尤为重要。
而运动户外这个品类正迎来结构性增长机会。
按蓝宝书披露的数据,这个品类新客占比超六成,中青年、女性、高消费群体成为新增量来源。
商家的痛点集中在圈层隔阂上,不同运动爱好的人群画像差异带来不同的营销投放要求。
要想破圈,细分圈层精准运营成为关键突破口。不同圈层有不同的特点,健身、露营圈层成交增长强劲,滑雪、潮流运动等则集中了高营销价值人群,商家需要针对不同圈层特性制定差异化策略。借助阿里妈妈的数据洞察,可以更容易找到不同兴趣场景下的细分人群画像,从而更精准地触达。阿里妈妈后台提供了大量细分人群的拓展包,比如“NEXUS骑行拓展人群包”等,品牌可以实现跨圈层流量流转。
内容营销也在重塑消费决策路径。运动户外消费正从专业装备采购转向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场景化的内容,比如徒步路线分享、滑雪教学等,借助阿里妈妈“超级短视频”和“直播全站推”展示产品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可以激发潜在用户的兴趣与购买欲望。
家享生活行业的最大挑战,是客群需求分散。
从单身青年到银发一族,消费动机差异显著,过去按品类划分的营销方式难以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阿里妈妈和天猫行业划分出了八大策略人群,在“全域快种快搜”的转化链路上,阿里妈妈通过升级“品牌特秀”“人群推广”“关键词推广”等产品能力,助力商家100%锚定家享策略人群,从新手简居的年轻用户到安享银龄的老年群体,全链路加速品牌心智渗透,高效抢占大促黄金流量。
针对年轻人,首先考虑主打高性价比、一站式解决方案;对家有萌娃的家庭,则需要突出安全性与成长性功能吸引他们的关注。
另一方面,家享生活品类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更是一种情感纽带。智能清洁工具不仅解决家务负担,更促进家庭和谐。通过场景化沟通激发情感共鸣,可以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大行业的策略共同指向一个趋势,双11竞争正从流量争夺转向精细化运营能力的比拼。依靠人群细分、数据洞察、精准触达等能力,阿里妈妈正在帮助商家实现从泛流量运营到精准人群经营的进化。
快消行业下母婴、个护、家清品类 ,细分运营策略
对于母婴行业,阿里妈妈UD内容种草+万相台AI无界的组合,让投放效率显著提升。
整个赛道都在从基础功能需求向场景和情感的复合多元需求转变。具体来看,童装童鞋品类中,户外少女、多彩艺术等风格细分增长显著,三防、蓄热等功能科技成为重要差异化卖点。电子教育产品增长迅猛,防摔帽、学步带等细分品类快速崛起。
对品牌商家来说,主要的痛点在于主推品大促如何进行高效拉新。比较合适的策略是,采用“红猫计划+万相台AI无界”投放的双引擎打法,先通过阿里妈妈“UD外投”,在内容平台深度种草,站内则通过“万相台AI无界”人群推广进行种草回流二次触达持续转化,快种快收闭环效率提升显著。
对于产业带来说,针对秋冬新品批量化打爆难题,新品上架初期依托“人群推广-常客转化 ”或“关键词推广-流量智选 ”,实现精准打标加速冷启后,投放“货品全站推”可以帮助批量化新品加速打爆,新品打爆周期有效压缩至20天左右。
个护行业红海品类竞争激烈,与此同时蓝海机会不断涌现,结合内容创新更容易获得增长。
护发精油、头皮精华等细分品类增长喜人,口腔护理器械、牙齿美白仪等高客单品类增速亮眼,颈霜与女性护理品利润高,成交迅猛。消费者对个护产品的需求呈现高端化、专业化、功效化趋势,愿意为专业解决方案支付溢价。
商家的痛点往往集中在新锐品牌难以建立认知度,爆品依赖严重导致增长结构脆弱,专业品类教育成本高、转化周期长。
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将内容能力打造为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普式种草和场景化沟通降低获客成本。新品期通过“关键词推广”和“人群推广”精准人群测试市场反应,快速冷启动,成长期采用“货品全站推”小预算启动;爆发期通过“UD外投”产品能力将内容素材站内外同步种草,站内通过“货品全站推快速实现成交破峰。
在家清行业,场景细分与效率优化更能决定胜负。
家清赛道的人群更加多元,小镇中年、资深中产、新锐白领构成核心消费力量,另一方面品类创新围绕场景细分展开:乳霜纸、湿厕纸等高端纸巾增长显著,衣物去污湿巾、洗碗机专用洗涤剂等便捷产品受到追捧。
这个品类的主要痛点是消费触发难,新商家品牌心智弱、溢价能力低,大促期间流量成本骤增。
这种情况下,商家应该基于用户决策周期进行节奏性投放,针对不同品类前置布局,比如家务清洁用具前置10天,纸巾类前置8天,衣物清洁前置7天。
商家还可以通过场景化产品定义实现差异化,采取“付费+营销+内容"的策略,付费渠道聚焦关键词与货品全站推,营销渠道利用百亿补贴等获取性价比流量,内容渠道通过实测视频降低获客成本。
沥金点评
今年双11,对所有商家来说,都是一场对经营能力的全面考验。
随着淘系平台加速构建全域消费生态,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已彻底碎片化,从内容种草到即时零售,从线上浏览到线下体验,增长的机会正从有限的搜索框,扩散到无限的生活场景中。
新的大促逻辑正在浮现,品牌需要从守株待兔等待消费者到来,转向融入消费者的决策场景,提升消费者主动搜索心智。“大促蓄水”不再是临时的流量囤积,而是持续的心智沉淀,蓄水的深度决定了爆发的高度,大促预算需要更加前置。
今年双11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大促期间的流量争夺,而是延伸至全域场景布局、循环经营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的全面比拼。
真正理解并顺应这些趋势的商家,会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中持续实现增长。
想了解更多关于双11大促的营销策略,提前蓄水、获得增长,点击链接,获取阿里妈妈经营蓝宝书双11特辑。
来源: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