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值全国科普月,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校园里的科学嘉年华欢声笑语,线上科普直播间的弹幕如雪花般飞舞。在这股科普热潮中,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科普的春风正越过城市的高楼大厦,吹向广袤的乡村田野;跨越年龄的鸿沟,温暖着银发族群的生活。这是一幅全民共享科
时值全国科普月,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校园里的科学嘉年华欢声笑语,线上科普直播间的弹幕如雪花般飞舞。在这股科普热潮中,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科普的春风正越过城市的高楼大厦,吹向广袤的乡村田野;跨越年龄的鸿沟,温暖着银发族群的生活。这是一幅全民共享科学之美的生动图景。
如今,科普资源的共享共建正在谱写新篇。科技大篷车翻山越岭,将移动天文馆、便携实验室带到偏远山区,让每个孩子都能亲手操作科学仪器;社区银发课堂里,老年人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辨别健康信息,体验智慧生活的便利;方言科普短视频用乡音乡情传递科学知识,让高深的学问变得亲切可感。这些创新实践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科普普惠的江河。
科普力量的种子正在各地生根发芽。乡村教师参加科普培训后,带领学生开展生态调查;社区志愿者组织起邻里科学沙龙;农技专家通过直播传授现代农业技术。这些本土化的科普力量,正在让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让科学精神在基层茁壮成长。
当前,我们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普服务体系。数字化平台让优质科普资源一键可达,“点单式”科普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跨区域科普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这些创新举措让科普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科技的发展最终要惠及每一个人,科学的魅力应当被所有人感受。科普月是一年一度的盛会,但科普惠民的工作永远在路上。让我们继续携手,让科普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共同描绘一幅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的绚丽画卷。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