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表彰大会上,锦州市关工委再次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锦州市2110个关工委组织、11万名“五老”坚守初心的最高褒奖,更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政治使命与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担当。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表彰大会上,锦州市关工委再次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锦州市2110个关工委组织、11万名“五老”坚守初心的最高褒奖,更承载着培育时代新人的政治使命与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担当。
多年来,锦州市关工委立足辽宁党建策源地、抗日战争起始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解放战争转折地“四地”红色资源,坚守关爱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新时代“辽沈战役”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锦州特色的关工之路。
锦州市关工委始终坚持党建领航,以“党建+”模式激活关工细胞,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关工事业发展的强大动能,通过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载体,筑牢青少年教育“根据地”,满足青少年成长成才需求,真正让关爱服务更具深度、温度与广度,实现关爱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惠”的格局,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红色课堂”“实践研学”等品牌项目,依托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等红色地标,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围绕打造“四地铸魂,锦育新人”红色教育品牌,精细设计教育主题,通过“思政+宣讲+研学”红色教育活动矩阵,先后开展党史活动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编撰《锦州红色英雄故事》《抗日英雄谱》等红色教材20余套,开发思政校本课程35节,“红色第一课”覆盖锦州市352所中小学8000多个班级,20余万名师生在线学习。
每年举办党史学习月启动活动25场,制作展播红色微视频100集,70个“五老”宣讲团宣讲近千场,开展“辽沈馆里过大年”等社教研学3500余次,实现青少年教育全覆盖。涌现出锦州市级以上“新时代好少年”2000多人。相关成果获全国关工委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通过“支部联建、阵地联用、服务联动”模式,真正让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护航成长的“硬支撑”。
锦州市关工委以“辽西热土传薪火”的坚守与“党建引领育新苗”的担当,将“四地”红色基因熔铸为培根铸魂的生动实践。这份“全国先进集体”殊荣,既是持续深耕青少年教育的勋章,更是新征程上续写“英雄城市”育人华章的战鼓。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