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西安骊山脚下,埋着位“千古一帝”的长眠地——秦始皇陵。两千多年来,这地儿就像个蒙着面纱的大宝贝,传说里头有水银造的江河湖海,顶子上镶满夜明珠,宝贝多到数不清。
陕西西安骊山脚下,埋着位“千古一帝”的长眠地——秦始皇陵。两千多年来,这地儿就像个蒙着面纱的大宝贝,传说里头有水银造的江河湖海,顶子上镶满夜明珠,宝贝多到数不清。
最近中国考古技术跟开了挂似的,机器人能闯毒气墓道,防护服能扛短时间风险,气密舱还能护着文物不损坏。这下可好,隔壁日本直接坐不住了,报纸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老百姓也私下嘀咕:这要是真挖开了,咱日本的历史怕是要变天!
先说说这秦始皇陵有多“豪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盯上了骊山这块地,修陵墓占了56.25平方公里,差不多一座小城的大小。封土堆高76米,跟座人工山似的,光看规模就知道里头藏着不少秘密。
最让日本揪心的,当属“徐福东渡”那点事儿。秦始皇当年想长生不老,派方士徐福带着几千人、一堆技术和种子出海找仙药,结果徐福直接没了影。日本这边却有说法,说徐福到了日本,教当地人种地、打铁,成了早期文化的“引路人”,和歌山县至今还有他的墓和神社,逢年过节就祭拜。
为啥日本这么怕?看看日本历史就懂了。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7世纪,日本还叫倭国,弥生时代那会儿突然会种稻子、用青铜器了,主流说法是技术从朝鲜半岛传过去的,日本一直强调自己文化的“独立性”。可要是秦始皇陵里挖出徐福的航海日记,或是带“倭”字的物件,证明中日交流比他们想的还早,那“独立文化”的说法不就成了空谈?
京都大学的学者三天两头开研讨会,和歌山的徐福神社祭祀翻了倍,东京大学更有意思,想合作被拒,还偷偷联系陕西考古队,想高价买陪葬坑的铜币样品,那着急劲儿,跟怕错过啥大事似的。
可别以为中国不想挖,实在是“不敢也不能”。史书说地宫里“水银为江河湖海”,现代勘探证实封土下汞含量高得吓人,进去就是送命。更要命的是文物保护,当年兵马俑刚出土时彩绘画得多鲜亮,几分钟就氧化没了,地宫里的宝贝更娇贵,没十足把握,挖了就是毁文物。
现在的技术,就像拿小手术刀去拆大炸弹,稳妥起见,只能等。这不是怂,是对历史负责。毕竟秦始皇陵里藏的不只是文物,还有没解封的历史记忆,真要打开,得用最安全、最尊重的方式。
说不定哪天技术成熟了,一铲子下去,徐福的秘密、弥生时代的真相全出来了。到时候日本史书怎么改,咱不知道,但有一点肯定的——这地下王国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能让咱们更懂两千多年前的故事。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