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北疆林草科技讲坛——防沙治沙专题研讨会举办。聚焦内蒙古防沙治沙一线实践与科技攻关需求,开展防沙治沙先进经验交流、技术成果展示及典型案例研讨,赋能绿色生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北疆林草科技讲坛——防沙治沙专题研讨会举办。聚焦内蒙古防沙治沙一线实践与科技攻关需求,开展防沙治沙先进经验交流、技术成果展示及典型案例研讨,赋能绿色生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市科协党组书记丁玲在致辞中表示,要以锲而不舍的韧劲,为防沙治沙筑牢坚实的科技基石;要因地制宜,用科学智慧探索防沙治沙的有效实践路径;要凝聚共识,汇聚起推进防沙治沙的磅礴力量,为祖国北疆的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事业贡献更多科学智慧与实践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秦富仓指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达到交流互鉴、启迪新思;聚焦难题、精准施策;深化合作、协同创新;汇聚智慧、服务决策的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林学会副理事长白锦贤提出,此次研讨会以“科技引领 绿色赋能——新时代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为主题,搭建技术交流、经验互鉴、智慧碰撞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让实验室的好点子变成沙地上的好法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沙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作题为“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应用以及高水分效率产业技术简述”的主旨报告,系统阐释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核心逻辑与科学依据,为平衡治沙生态效益与产业价值提供科学指引。
秦富仓院长以“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思考”为题,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沙区、草原、森林等主要生态系统的影响,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兼顾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思路。
内蒙古农业大学郭月峰教授以“黄河流域重点生态脆弱区柠条灌木林保育技术研究”为题作报告,提出技术建议,让柠条灌木林在黄河生态屏障建设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此外,来自各盟市的专家学者围绕沙区治理与生态发展多维度依次展开分享研讨。报告涵盖沙化土地治理技术、生态机制与资源利用、实践应用与技术创新、区域经验与产业融合等领域,为内蒙古沙区治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推进提供全流程路径参考,助力打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节点,提升治沙综合效能。
活动中,组织与会代表前往新能源大基地——光伏塔、“以路治沙”示范区进行现场考察,直观感受光伏治沙“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固沙护土”的复合成效,亲身体验“路通沙止”生态治理新路径中道路建设与沙区防护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科学治沙实践深度结合,为后续沙区治理工作积累实地经验。
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林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搭建起跨区域的治沙经验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先进防沙治沙技术的应用成果、分享各区域的治理经验,为当下内蒙古防沙治沙工作破难题、明方向,积极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鄂尔多斯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