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摆酒席竟有这些怪事儿?村村通病,你最讨厌哪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8:20 1

摘要: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农村摆酒席越来越不像话了?以前办个红白喜事,大家图个热闹,亲戚邻居聚聚,喝点小酒,吃顿热饭,那叫一个温馨。可如今呢?村村寨寨都流行起些奇怪的现象,搞得人又好气又好笑。全国农村都差不多,你家村里肯定也有。咱们一个个扒开说说,最后问问你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农村摆酒席越来越不像话了?以前办个红白喜事,大家图个热闹,亲戚邻居聚聚,喝点小酒,吃顿热饭,那叫一个温馨。可如今呢?村村寨寨都流行起些奇怪的现象,搞得人又好气又好笑。全国农村都差不多,你家村里肯定也有。咱们一个个扒开说说,最后问问你,最讨厌哪一个?

先说第一个怪象:不请自来,吃白食的“空降兵”。这事儿太常见了!办酒席的主家辛辛苦苦准备,杀鸡宰羊,买酒买菜,花了好几千块。结果呢?亲戚朋友圈子小,可总有那么些“关系户”闻风而动,不发请帖也上门。有的还是远房亲戚,几年没联系,突然冒出来,端着碗就坐。更有甚者,村东头的二大爷,听说隔壁村办喜事,骑着电动车就过来了,吃饱喝足拍拍屁股走人。哎,我采访的一个阿姨说,她家办婚礼那天,来了一堆不认识的人,饭菜不够分不说,还得额外添菜。为什么这样?因为农村人情味重,大家觉得“热闹就好”,可这不请自来,搞得主家像开免费食堂。村村都有这现象,你说气人不?

第二个怪象:攀比风气,席上比阔气。农村人爱面子,这没毛病,但现在办酒席,简直成了“谁家更土豪”的战场。以前一桌十来道菜就行,现在呢?非得摆满满一桌子,鲍鱼龙虾都端上来。有的村里还流行“流水席”,一波客人吃完下一波,搞得像酒店似的。结果呢?主家借钱办,客人吃着也别扭。记得我去一个村采访,主人家办满月酒,花了2万多,就为了让邻居们说“哎哟,这家发达了”。可攀比起来没完没了,东家有海鲜,南家就加鲍汁扣鲍;西家有山珍,北家就整野味。浪费不说,还拉高了整个村的办席门槛。穷人家怎么办?干脆不办了,喜事变愁事。村村通病啊,朋友们,你们村有这种“军备竞赛”吗?

第三个怪象:手机不离手,席间刷屏狂欢。哈哈,这个最接地气,现在农村年轻人一桌子上,筷子没动,手机先刷起来了。办酒席本该是聊天拉家常的时候,可大家低头玩抖音、发朋友圈,拍菜拍照,恨不得直播整个过程。“哇,这盘红烧肉太诱人了!”“农村婚礼现场,超级热闹!”发完还@一堆人求赞。老人家看不过眼,说“吃饭就吃饭,手机搁一边”,可年轻人不听。更有奇葩的,席上直接开视频通话,让在外打工的亲戚“远程参与”。我采访的一个小伙子承认,他家办酒那天,半数客人都在刷屏,饭吃到一半,话题全没了。为什么这样?因为时代变了,农村也上网了,大家想记录生活,可这刷屏风,搞得酒席像自媒体大会。村里村外都这样,你家席上有没有“低头族”大军?

第四个怪象:闹腾过度,喜事变闹剧。农村传统有闹洞房、闹新郎啥的,图个乐呵,可现在有些人玩儿得太过火。办婚礼那天,伴郎伴娘被逼喝辣椒水、吃苦瓜,哭笑不得;新娘子被围着闹,衣服都扯坏了。有的村还流行“抢红包游戏”,客人蜂拥而上,推推搡搡,场面乱成一锅粥。老人说这是老规矩,可年轻人觉得尴尬。采访中,一个新娘吐槽,她家婚礼被闹了半宿,第二天起不来床。为什么村村都有?因为大家觉得“热闹=喜庆”,可过度闹腾,伤了和气不说,还可能出事儿。想想看,本是人生大事,变味成马戏团,多扫兴啊!

最后一个怪象:剩饭剩菜,大量浪费。哎,这个最让人心疼!农村办酒席,菜总是多备,怕客人不够吃。可现在呢?一桌子剩菜剩饭,堆成山。鸡鸭鱼肉扔掉不说,米饭馒头也喂狗了。为什么?因为攀比,菜上得太多;加上不请自来,人多菜不够均衡,最后剩一堆。环保意识弱,农村人觉得“扔了就扔了”,可这多可惜?采访的一个大叔说,他村每年红白事,浪费的粮食够养活好几户人家。国家提倡节约,可村村怪象还在。朋友们,看到剩菜,你们会不会心疼?

说实话,我最反感的还是第二个——攀比风气。为啥?因为它不光浪费钱,还伤了农村的纯朴本色。以前大家互帮互助,现在为了面子借债办席,穷人更穷,富人更炫。长远看,拉大村里差距,邻里关系都变味了。其他还能理解,人情世故嘛,可攀比这事儿,根子在心态,得从教育抓起。你们呢?最讨厌哪一个?

来源:侗族美食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