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李阿姨在派出所哭到腿软,这句话我上周亲耳听见,当时她手机还亮着那条“社保认证”短信。
“我卡里的28万,怎么一眨眼就剩8块?
”——浙江李阿姨在派出所哭到腿软,这句话我上周亲耳听见,当时她手机还亮着那条“社保认证”短信。
别急着骂她笨,换作你我,在退休金到账那天突然收到“账户异常”四个字,心跳也得漏半拍。
骗子现在专挑发养老金那周动手。
他们先打10086伪装成客服报出你完整卡号,再让你“升级数字人民币钱包”,页面做得跟工行官网一模一样,连验证码框都会抖动。
我陪李阿姨去柜台打印流水,发现她点链接那30秒里,对方用云闪付分了14笔转走钱,每笔2万,刚好踩在银行大额短信门槛之下。
柜员小声告诉我:这种“蚂蚁搬家”新手法,65岁以上老人中招率比年轻人高7倍,因为一看“数字人民币”就以为是国家新发补贴,心理防线直接归零。
别再说“我不用智能手机就安全”。
上周北京朝阳,一位大爷在柜台刚办完定存,隔壁“热心人”递来一张“利率补贴确认单”,他掏出老花镜签字,密码就被背后摄像头拍个正着。
银行经理调出监控,那人袖子里藏着微型相机,镜头正对手写板。
现在骗子的工位已经搬到银行大堂,专挑中午柜员轮班、保安打盹的20分钟空档。
我把李阿姨的教训写成三句话,打印贴在父母冰箱上,比念一百遍“别贪小便宜”管用:
① 凡是要你“远程开通数字钱包”的,直接挂电话,真央行只会在新闻联播出现,不会用170手机号。
② 退休金到账那天,把短信提醒号码改成我的手机,我替她先过滤一遍,比银行客服还及时。
③ 超过5万的活期,立刻拆成三张存单,密码用她童年胡同名+我生日,她记得住,别人猜不到。
有人劝我“直接帮爸妈把钱转走存自己名下”,我不同意。
他们那代人把存单当命,你硬拿走,他们晚上睡不着,反而更容易被“高息理财”钓走。
我改用“对账仪式”:每月15号发养老金,我请他俩喝早茶,顺便把三张存单掏出来,手机银行逐笔念利息,让他们亲眼看数字增长。
现在老头老太太比我还积极,一到号就提醒我“该去喝茶查账了”,骗子再想插话,根本找不到空档。
最后说一条刚问到的干货:工行、邮储新出的“老年版ATM”可以设置“延迟24小时到账+人脸识别遮挡”,把密码键盘换成滑杆,手指挡得严严实实。
我带我爷试了一次,他笑呵呵说像玩老虎机,转完账还打印了小票当“战利品”。
技术不复杂,关键是银行愿不愿意给你开——你就直接问大堂经理:“我要那个能延迟到账的老花镜机器”,他一听就知道是内行,不敢推三阻四。
别让爸妈的钱包变成骗子的提款机。
今天他们收到的每一条短信、每一个“银行客服”电话,都可能是我上周在派出所看到的那条复制链接。
先转给爸妈,再约他们喝早茶,把查存单当成家庭团建,比事后哭湿派出所地板强太多。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