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9月诞生至今,走过80年征程的沈阳市总工会,不仅见证了沈阳这座英雄之城、工业之城、劳模之城的奋斗和辉煌,更承载了沈阳产业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1945年9月诞生至今,走过80年征程的沈阳市总工会,不仅见证了沈阳这座英雄之城、工业之城、劳模之城的奋斗和辉煌,更承载了沈阳产业未来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9月29日,庆祝沈阳市总工会成立80周年暨劳模工匠展望“十五五”座谈会举行。市总工会机关代表,各区县(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主席和11位劳模工匠代表济济一堂,同忆峥嵘岁月,共绘发展蓝图。
八十载工会路一辈子劳动情
座谈会开始前,93岁高龄的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老人挥毫写下了“劳动光荣”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也是她一生最朴素的精神追求。“八十载工会路,一辈子劳动情。我的所有荣誉都离不开市总工会长期以来对我的培养、帮助、支持和鼓励。”尉凤英动情地说。80年来,她见证了沈阳市总工会在改革中勇于创新,引领劳动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实施“送温暖”工程,无论是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还是乡村的发展建设,市总工会始终是职工群众最信赖的“娘家人”,始终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坚实桥梁。
“从一名车间的钣金学徒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还被评为沈阳工匠、全国劳模……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农民工、一线职工,工会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工会赋予了我成长的力量和机遇。”全国劳动模范、华兴防爆器材有限公司结构设计工程师王家强表示,在市总工会80年的发展历程中,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产业工人,只是撑起沈阳产业发展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在平凡中继续坚守奉献。
“今年,我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让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虽然每天还是从事同样的工作,但我内心却时刻能感受到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支持我奋勇向前。”全国劳动模范、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热电事业部技术中心主任赵寒梅语气坚定。
擘画“十五五”踏上新征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与编制启动之年。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十五五”,代表们激情澎湃。
“1953年,我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学徒。通过多项技术革新改造,我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又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从一名冲压工人成长为一名工程师。”尉凤英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参加“一五”建设的情形,语气中充满自豪。
“‘十一五’期间,我们团队大胆突破常规尝试创新,研发的12英寸PECVD设备,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十三五’期间,我们紧密结合沈阳的产业发展需求,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3D NAND PECVD设备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展望“十五五”,省劳动模范、沈阳工匠、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建华表示,将努力承接更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重点项目。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华生介绍,“十四五”以来,沈铸所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了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的“双倍增”。展望“十五五”,沈铸所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毅向前,奋力创造崭新业绩、书写更大荣光,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贡献央企力量。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工匠、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马长好内心充满期待:“我们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勇于突破,为沈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工匠的智慧。”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80年来,沈阳工会始终与城市同呼吸、与职工共命运。沈阳先后涌现出3万余名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人才。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沈阳这座城市精神的重要构成和内在品质。面向“十五五”,市总工会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全社会,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共同书写“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为辽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更大的“沈阳力量”。
沈报全媒体记者:刘东 实习生袁怡
编辑:刘澎
责任编辑:王远
来源:沈阳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