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主粮,小麦的播种面积和食用范围,一直是最广的,而且,小麦有着极为悠久的种植历史。
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主粮,小麦的播种面积和食用范围,一直是最广的,而且,小麦有着极为悠久的种植历史。
如同人类的所有的农作物一样,小麦也是一从野草逐渐驯化而来的,而这场驯化,整整维持了5000年之久。
不过,一般认为,小麦并非中国的原产物,而是起源于西亚的新月沃地区。5000年前,它终于被人类驯化成栽培作物,并传入包括东亚、欧洲、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地。
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是4000年前。所以,《左传》中就记载了中国人种植小麦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更是广泛的种植小麦。而现如今,中国的小麦产量更是高达1.3亿吨以上,以巨大的优势位居世界第一。
当然,不仅中国以小麦为主粮,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以小麦为主。
不过有趣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食用小麦,但是,用小麦制作的食品却各不相同。
这其中,最特殊的就是中国,因为,中国从几千年前,就开始将小麦磨成面粉并蒸成馒头。
而无论是小麦的起源地西亚地区,还是同样广泛种植小麦的欧洲等地,他们最喜欢吃的小麦食物却是烤制的。
西亚地区以烤饼为主,而欧洲各国,则主要主要烤成面包。
无论是饼还是面包,都是烤制的,但是,中国却截然不同,中国将其蒸成了馒头。这与其他国家的制作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中国这么另类和特殊呢?
这其实与气候、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从几千年前就成为了农耕文明,就开始定居生活,也因此,中国人居住的黄河、长江流域,条件优越,且都有着相对丰沛的水资源。
再加上中国人处于固定聚集地区,有最后的产出、时间和环境研究食物。
中国古人发现,将小麦磨成粉,和水做成团状蒸着吃,不仅口感香甜,而且容易消化以后,营养丰富。
所以,中国人就开始以馒头作为主食。
而西亚及欧洲地区则不同,西亚以干旱缺水的沙漠荒漠为主,其主要居民也都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是无法定居的。
即便是他们一时居住的地方富含水源,也很快就会撤离,这样一来,在干旱缺水的沙漠和荒漠地区,想要说像中国人一样大量使用水揉制成团并蒸成面包蒸成馒头,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既没有水稳定的水源,也没有足够的燃料。
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西亚的游牧民族发现,如果将小麦磨成粉,加一点水放在石板上,直接就成为香甜的饼。
最妙的是,在炎热的西亚地区,这种饼十分耐储存,放半个月都不会坏,所以,直接在石板上烤饼就成为西亚人对于小麦的最主要使用方式。
欧洲也有不同,虽然也烤,但烤制的成品也与西亚不同,他们烤的是面包。
因为,虽然欧洲同样以定居为主,但是,欧洲纬度较高,日照时间也比较少,他们虽然种小麦,但小麦和中国和西亚的小麦都不同,更多的是燕麦等高筋硬麦。
这种麦子即便磨成粉,也没有中国小麦筋道,反倒是直接扔到西方最常见的火炉里烤一烤,不仅香甜耐饿,而且,干了之后也10分易储存。
所以,西亚和欧洲都养成了烤制小麦制品的习惯,而中国因为更好的自然条件和更长久的文化积淀,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小麦更好的吃法,从而诞生了馒头。
来源:鸢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