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许我耀眼》突然定档9月26日,这场迟到的开播更像一次内娱工业危机的公开展演。从四次延播到主演分裂,从剧情删改到数据争议,这部剧的“未播先乱”,恰恰戳破了流量时代的创作假象。
当《许我耀眼》突然定档9月26日,这场迟到的开播更像一次内娱工业危机的公开展演。从四次延播到主演分裂,从剧情删改到数据争议,这部剧的“未播先乱”,恰恰戳破了流量时代的创作假象。
剧集的核心矛盾早已跳出剧情: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4亿解约纠纷尚未落幕,陈伟霆团队已抽身转向其他剧集,主演阵营的分裂让宣发沦为独角戏。而400万预约量与低迷百度指数的反差,抖音45.2亿播放量对应的周边销量虚高,更暴露了“数据买量”的行业潜规则。
最讽刺的是内容本身的割裂。耗资600万打造的非遗美学与“一夜成品牌”的悬浮剧情形成荒诞对比,原著暗黑内核被稀释成“假死复仇”的俗套,审核删改让人物动机全线断裂。当粉丝不得不靠“乔妍废弃档案”语C账号填补叙事空白,实则是对创作缺位的无声抗议。
东南亚市场为“恶女人设”疯狂,本土观众却质疑剧情悬浮,这种撕裂恰是内娱的缩影:既想靠反套路人设收割流量,又不愿直面现实议题;既堆砌非遗元素装点质感,又回避产业真实困境。《许我耀眼》的空降,终究要回答一个问题:流量能撑起热度,却补不了创作的空洞。
来源:汤妮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