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翻了整整一夜通报,发现老唐其实被提醒过两次:第一次是卖家微信里那句“飞前记得检查螺栓”,第二次是评论区有人喊“别在玉米地上空悬停”。
35万花出去,命没保住,直播里那声“砰”全网都听见了。
你我都刷到过“自制飞机”视频,可谁真想过它下一秒会散架?
我翻了整整一夜通报,发现老唐其实被提醒过两次:第一次是卖家微信里那句“飞前记得检查螺栓”,第二次是评论区有人喊“别在玉米地上空悬停”。
两条留言他都回了“哈哈”,没拧紧的钢索替他做了决定。
很多人骂“黑飞”活该,我偏要拆台:他根本不是疯子,是短视频算法把“敢飞”推成流量密码。
平台给他加热度,商家给他发货,监管在屏幕外打瞌睡,三条线一交叉,55岁的老唐被包装成“民间莱特”。
换你,连续三天点赞破十万,你也飘。
真正扎心的是保险真空。
63架同款“猎鹰-115”全国跑,没一家财险敢接单,免责条款里白纸黑字:“超轻型自制航空器,出事不赔”。
等于说,只要离地三米,你就自动退出社会安全网。
老唐儿子每月领1350元事实孤儿补贴,这是事故里唯一稳定的现金流,听着像黑色笑话。
商家退一赔三,140万买断家属追责权。
我替他们算过,35万飞机成本顶多十万出头,剩下的都是“智商税”加“胆量费”。
赔完他们还赚,且同款零件换个马甲继续上架。
人命成了耗材,利润才是永动机。
有人喊“全面禁售”,我摇头。
需求不掐死,渠道永远打地鼠。
真正该做的是把“适航”门槛搬到台面:像给电动车戴头盔一样,给自制飞机发身份证。
谁想飞,先考理论再检机,全程留痕,平台只准推持证直播。
监管别等摔了才露头,提前收税比事后收尸省钱。
我写这篇,不是为老唐哭丧,是给还躺在购物车里那63架“猎鹰”踩刹车。
如果你刚好认识想手搓飞机的热血中年,把文章甩给他,再补一句:天上没有后悔药,只有掉下来的零件。
来源:慢慢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