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宣传贯彻卫生健康领域法律法规,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提高高校师生预防疾病及急救能力,9月2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特联合郑州大学开展“科普送健康进校园”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爱青少年 共筑健康梦”,内容涵盖急救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核心内容,
通讯员 任中豪
为深入宣传贯彻卫生健康领域法律法规,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提高高校师生预防疾病及急救能力,9月28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特联合郑州大学开展“科普送健康进校园”专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关爱青少年 共筑健康梦”,内容涵盖急救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核心内容,通过专业讲解与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将实用健康知识与科学防护技能直接送达师生身边,助力构建“社会—医院—学校”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学科马会民主任带队,脊柱病中心高延征主任,营养科文静主任,心理科常淑莹主任,急诊科李琳主任组成科普专家团队。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胡玉霞教授、朱政宇教授出席活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及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关注颈腰椎健康,科学预防常见病
活动伊始,高延征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为师生们讲解了颈腰椎的生理结构与功能。“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缺乏运动等习惯,让颈腰椎不堪重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门诊体检发病率约65.4%,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高延征通过解剖图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病因与症状。“颈椎病患者常出现颈肩疼痛、手臂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行走不稳;腰椎间盘突出则多表现为腰腿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影响日常活动。”
预防方面,他建议大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适当休息制动,保持正确姿势:坐姿时腰部挺直,膝盖与臀部同高;看手机时将手机举至视线水平,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以支撑颈椎自然曲度。
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高延征指导大家进行正确的颈椎锻炼方法,分为双掌擦颈、左顾右盼、前后点头、旋肩舒颈、颈项争力、摇头晃脑、头手相抗、仰头望掌8个动作,并为有颈腰椎不适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康复建议。
二、管理体重,享瘦健康
目前我国肥胖患者总数全球第一,超重率31%,肥胖率12%,影响肥胖的因素有:生活方式、年龄、环境、遗传等。这份 “享瘦指南”请收好:
我们知道,减肥的基本原理是热量的负平衡,即少吃多动,摄入量<消耗量。科学减重的核心要点是热量负平衡,但必需营养素必需充足且均衡;正反馈最大化;阻力最小化。此外,控制体重要注意生活细节,如盯住“油”、盯住“糖”、不喝酒、控制主食等。三餐规律,拒绝 “极端饮食”,同时也应该学会“合理动”,运动不必 “高强度”,坚持更重要:不用强迫自己每天跑 5 公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跳绳、瑜伽、骑自行车),每周运动 3-4 次,每次 30 分钟,长期坚持就能看到体重和体型的变化。
大学生活看似自由,却藏着学业、人际、未来规划等多重压力学习方式转变,日常事务管理和环境适应障碍等,若不及时疏导,很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陷阱。
学会这 3 招,轻松管理情绪:
“吐槽” 释放压力:找信任的朋友、家人倾诉,或通过写日记、录语音的方式,把心里的烦恼 “倒” 出来,别让情绪在心里 “发酵”。
用运动 “赶走” 坏情绪:当情绪低落时,去操场跑两圈、打一场篮球、跳一段广场舞,运动产生的 “快乐激素”(内啡肽)能快速缓解焦虑,让心情变好。
“拆分” 目标,减少焦虑:面对 “写毕业论文”“备考考研” 等大任务时,别被 “压力大山” 吓倒,把任务拆分成 “查资料”“写大纲”“改初稿” 等小步骤,一步步完成,成就感会帮你驱散焦虑。
学校不是管理机构,而是成就土壤,洞察未来趋势、制定未来规划、保持持续前行的动力,相信你一定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四、关键时刻能救命!大学生必学的心肺复苏(CPR)
当身边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溺水、触电时,黄金抢救时间只有 4-6 分钟,若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就能为生命争取 “生机”。作为大学生,掌握 CPR 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守护他人的 “急救技能”。CPR 核心步骤(成人版),包括:①评估(判断):环境安全性,患者反应性。②呼救(启动EMSS):院外 - 打120。③心肺复苏 CPR: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④电除颤(AED)。
每一个成功的急救案例都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功劳,生命链的每一环节都十分重要,我们只需要接受简单专业的急救学习,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此次活动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校园,探索更多元、更精准的健康服务模式,为师生们送去健康科普与急救知识,为师生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让健康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来源:大河健康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