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收完秋,村头老王就捏着电费单蹲在墙根叹气,指腹反复蹭着单子上的数字:“就开了几晚空调,电费比卖两袋玉米的钱还多。”可没过两天,他就揣着户口本往供电所赶——听说10月起有新政策,家里5口人能多享100度低价电,这消息让他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更让村里人上心的是,公
刚收完秋,村头老王就捏着电费单蹲在墙根叹气,指腹反复蹭着单子上的数字:“就开了几晚空调,电费比卖两袋玉米的钱还多。”可没过两天,他就揣着户口本往供电所赶——听说10月起有新政策,家里5口人能多享100度低价电,这消息让他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更让村里人上心的是,公告栏里“一村一充电桩”的红榜刚贴出来,刚买了电动三轮车的李婶凑在跟前笑:“以后拉庄稼、送孙子,再也不用跑镇上充电了!”2025年深秋,这两件关乎农村日子的新鲜事,正悄悄暖着千万农户的心。
这些年农村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家户户的电器也多了起来。以前屋里只有灯泡和老风扇,现在空调、冰箱、洗衣机成了标配,不少人家还添了电暖器、电煮锅,甚至买了电动播种机、抽水机。用电需求一涨,电费就成了不少家庭的“固定开销大头”。隔壁张奶奶家就是这样,儿子在外打工,她带着两个孙子过活,夏天再热也只敢开半天空调,冬天裹着厚棉袄缩在炕头,总念叨:“电是好东西,就是用着心疼钱。”
好在国家早考虑到了农户的难处,针对农村“一户多人口”家庭的用电优惠政策,从10月1日起在湖南、重庆、浙江、广东等多省落地。四川的政策很贴心,只要家里常住人口满5人,就能申请每月增加100度第一档电量,每多1口人再追加30度,有效期两年,到期还能续办(据四川省发改委2025年公开政策文件)。要知道,四川第一档电价仅0.52元/度,第二档就涨到0.5969元,按5口之家算,每月能省8块多,一年下来近100块。要是7口以上的大家庭,像浙江那样直接选“合表电价”更划算,比阶梯电价的二、三档便宜不少,一年省360元都不在话下(据浙江省能源局政策解读)。
办手续也不用费劲儿,拿上户口本、居住证,或者社区开的居住证明,线上小程序、线下营业厅都能办。村里的电工小李挨家挨户通知时,围上来的农户问个不停:“我家户口本4口人,但女儿女婿常年在这住,算不算?”小李笑着答:“只要能开居住证明,就算数!”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统计数据,全国农村用电户数已达2.76亿户,占全国总户数的56%,这政策一落地,不知能让多少农户少些电费的顾虑。
电价降了,用电的“底气”也得跟上。2025年1-8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率达6.6%,农村电气化率升至35.2%(据全国能源统计月报),以前一到用电高峰就跳闸的日子,早成了老黄历。这背后,国家“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帮了大忙,56个试点县建了不少分布式光伏,农户在屋顶装块光伏板,发的电够自己用,多余的还能卖给电网,既省电费又能赚点零花钱。村里的老电工感慨:“现在电网改造得扎实,光伏电也能顺利并网,冬天开空调再也不怕电压不稳了。”
更让人期待的是,“一村一充电桩”正从规划变成现实。以前村里买电动车的人少,充电得骑十几里路去镇上,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不一样了:新疆伊犁州的景区里建了280个充电桩,宁夏闽宁镇早实现了充电桩村村通,江西黎川正在装281台直流充电桩,要把乡镇和产业园全覆盖,山西阳城31.56%的行政村已有充电桩,平均每5.75户就有一个(据各地发改委2025年8月工作通报)。李婶摸着自家的电动三轮车,眼里满是盼头:“等村口的充电桩装好,充一次电只要半小时,再也不用愁半路没电了!”
这些政策看着是“用电那点事”,实则是把实惠直接送到了农民心坎里。以前总说农村条件不如城里,可现在呢?电价有优惠,充电在家门口,日子过得越来越省心。接下来,随着“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进,会有更多农户用上光伏电;充电桩也会像路灯一样,慢慢遍布每个乡村。对农民来说,这不仅是用电的变化,更是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的证明——毕竟,电暖了,心里就踏实了;便利多了,日子自然就红火了。
#农村电价新政策 #一村一充电桩 #农民用电实惠
来源:友爱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