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林徽因名人文化 扩大闽都文化影响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8:46 1

摘要:在福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坊巷深处,一位杰出女性的名字与闽都文化的血脉紧密相连——她就是林徽因。多年来,福州市政协联动相关单位,从策划展览、编纂书籍到建设主题馆,一步步将这位“福州女儿”的故事从历史深处唤醒,让她的才情与风骨成为闽都文化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在福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坊巷深处,一位杰出女性的名字与闽都文化的血脉紧密相连——她就是林徽因。多年来,福州市政协联动相关单位,从策划展览、编纂书籍到建设主题馆,一步步将这位“福州女儿”的故事从历史深处唤醒,让她的才情与风骨成为闽都文化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林徽因与文化遗产保护》书影。

此前位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的林徽因主题馆(临展)。

回望:一场展览、一本书,唤醒文化记忆

时间拨回2019年,当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落户福州的消息传来,福州市政协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向世界讲述林徽因与文化遗产保护故事的绝佳契机。彼时,林徽因在诗歌散文领域的成就广为人知,但她作为建筑学家守护文化遗产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一场跨越部门的合作就此展开。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与福建省艺术馆携手,决定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共同策划专题展览并编纂书籍。筹备过程中,主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反复推敲书稿结构。征编团队还专程赴京,拜访林徽因的学生常沙娜、外孙于晓东等人,带回三百多张珍贵图片和一手资料。

2021年世界遗产日,“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展览如期开展。展览现场,泛黄的手稿、老照片与建筑模型相映成趣,生动还原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翻山越岭考察古建筑的场景。这场主题展览大获成功,累计吸引超500万人次参观,还先后走进厦门、昆明,甚至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让“福州女儿”的文化守护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引发共鸣。

随之同步首发的《林徽因与文化遗产保护》一书,通过五个层层递进的篇章,从家族渊源到学术成就,从亲友回忆到建筑文论,全方位展现了她“怀珠抱玉的才华”与“浓浓的家国情怀”。该书不仅被评为首届华东地区“优秀美术图书金奖”,也与主题展览相映生辉,将林徽因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符号,化作世界读懂闽都文明的生动诗篇。

今朝:一座场馆、一系列活动,活化名人IP

随着展览的持续升温,一个更宏大的计划正在酝酿——将临时的展览升级为固定的文化阵地。在福建省文旅厅、福州市政府、市政协、市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主题馆》的建设提上日程,选址在塔巷53号,目前展陈大纲已完成,正在进行空间设计,预计今年正式对外开放。

这座主题馆不仅是展览的延伸,更是文化IP活化的起点。根据初步规划,未来将以林徽因及其家族为线索,计划串联起三坊七巷的林觉民故居等历史名人旧居,逐步打造“坊巷寻踪”“建筑研学”等主题文旅线路。届时,游客漫步塔巷,既能在主题馆内借助数字技术沉浸式体验林徽因的建筑世界,又能在书吧翻阅相关书籍,或走进非遗体验馆亲手尝试传统木构模型的制作——这些都将为古老街巷注入“有颜值、有故事、有韵味”的全新生机。

与此同时,市政协正在谋划的林徽因文史专题征稿活动已启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与林徽因相关的书信、回忆、研究文稿,旨在进一步丰富史料、深化研究;一场林徽因主题分享讲座也在筹备中,计划邀请林徽因研究相关专家现场开讲,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她的才情与风骨。这些举措与主题馆建设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保护—研究—传播—利用”的完整链条。

从一本书、一场展到一座馆,福州市政协以细腻的笔触和务实的行动,不断挖掘林徽因文化的深层价值。未来,随着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系列展馆与林徽因主题馆共同形成“名人文化矩阵”,闽都文化的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扩大,让更多人读懂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

来源:福州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