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投资者是如何在市场和生活中实现双赢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6:20 1

摘要:最伟大的投资者都是见识不凡的特立独行者,他们勇于质疑和挑战传统的观念。那些思维不太理性、不太严谨和不太客观的人所产生的误解和错误,使得这些投资者从中获益。

最伟大的投资者都是见识不凡的特立独行者,他们勇于质疑和挑战传统的观念。那些思维不太理性、不太严谨和不太客观的人所产生的误解和错误,使得这些投资者从中获益。我逐渐意识到,把投资和生活视为一种游戏是很有益的思维方法,我们必须刻意地、始终如一地寻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概率的方法。规则难以捉摸,结果也不确定,但游戏有聪明的玩法和愚蠢的玩法。
索普通过计算特定的牌“从整副牌里被发走”且“不再可用”的概率变化获得了优势。例如,有A的牌获胜的概率要高于没有A的,当获胜的概率高时,他下的注就大一些,当赌场获胜的概率大时,他下的注就小一些。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微弱的优势不断累积,最终变成了巨大的优势,因此,他将输家的运气游戏变成了获利丰厚的“数学游戏”。索普说:“很多人认为千真万确的事情对我来说没什么特别的意义,你需要独立做出思考,尤其是对重要的事情,并尝试着自己解决它们。要核验证据,核验传统信仰的基础。”正如索普的冒险经历所暗示的那样,改善我们财务状况的一个关键方法是,避免参与获胜概率不大的游戏。正如掌管着1400亿美元债券的亿万富翁、冷静理性的杰弗里·冈德拉奇(Jeffrey Gundlach)所说的:“寄希望于希望本身不是个办法。”制胜的方法有很多,但运用这些方法都需要具备某种优势。当我问索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优势时,他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方法:“除非你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自己具有优势,否则你可能就没有优势。”我们在不该下结论的时候匆忙下了结论,因此,我认为,暂不做判断是做出理性行为的关键因素。”效仿沃伦·巴菲特的人帕伯莱成为亿万富翁的方法不仅对我们的投资有莫大的启示,而且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很有启示。
他并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设计一种能够利用市场定价异常的新算法上,而是把目光盯在了投资游戏中技能最娴熟的玩家身上,分析他成功的原因,效仿他的做法,而且特别重视细节。
帕伯莱描述这一过程时用了“效仿”这个词,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学习、模仿或效法,但使用哪个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些更看重输赢结果的人看来,这是一项技能。先通过效仿巴菲特,后来通过效仿巴菲特博学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帕伯莱成为了当代杰出的投资者之一。但在早期,帕伯莱对巴菲特和芒格的了解完全来自阅读过的资料。他读的资料越多,就越相信巴菲特在芒格的帮助下制定了与“物理定律一样基本”的“投资法则”。巴菲特的投资法则“如此简单”和“如此强大”,以至于帕伯莱认为只有它们是正确的。帕伯莱说:“人类的DNA中含有奇怪的物质,它们使人无法采纳好主意。我很久以前就学到的一点是:不断观察行业内外的情况,当你看到有人在做明智的事情时,要强迫自己也这么做。”这是很明显的道理,甚至是陈词滥调,但这个习惯对他的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疯狂的行为不会得到奖赏,相反,投资主要是等待难得的时机出现,即赚钱概率大大高于赔钱概率的时机。正如巴菲特所说:“你不需要每次都挥棒,你需要等待时机。问题是,当你成为基金经理后,你的粉丝会不断大喊:‘挥棒击球!’”2014年我第一次采访他时,他手里30%的资产是现金,而且他多年来没有大笔买入过股票。他告诉我:“几乎没什么股票可以买入时,你必须非常小心,你不能强迫自己买入,必须保持耐心,便宜货自会来找你。”他警告说:“一直参与市场交易是傻瓜才干的事,那样做会赔钱的。”他能多久不买股票呢?周回答说:“哈,我可以等10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间,他会研究价格不够低廉因而不能买入的股票、打高尔夫球和每天阅读200至400页的书籍。他采用这一方法使自己的情绪避免受市场变化的影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看问题。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哲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源于人类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
正如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的股东大会上所说的,“我们不会因采取行动而获益,只会因决策正确而获益”。“如果能从其他人身上学习,就不必过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了,你可以运用你接触过的最佳想法,关键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盲目地照搬一切。”例如,格雷厄姆主张投资多样化,而巴菲特则通过将赌注集中于少数被低估的股票而致富。巴菲特喜欢借鉴格雷厄姆的做法,但他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和完善了这些做法。以巴菲特为榜样,帕伯莱构建了一个异常集中的投资组合。帕伯莱说,第一,巴菲特的“核心戒律”是,只投资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公司。当帕伯莱分析一家公司时,他首先会问:“我真的理解其业务吗?第二,该公司的交易价格大幅低于其基本价值,这样才能提供可观的安全边际。一眼就能看出其价格便宜,这通常意味着以不到50美分的价格买到价值1美元的资产。“我的标准非常简单:如果其股价在短时间内(两三年内)不能翻倍,我不会对它有任何兴趣。”第三,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的投资标的逐渐从廉价股转向了优质的企业。第四,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当简单明了。正如巴菲特所说,“人们不理解财务报表的唯一原因是制表者不想让人们理解它”。简而言之,他依照简单的规则行事。
在他的投资生涯中,每一个重要的想法不是源自芒格,就是源自巴菲特。这一事实让我略感不安。当我列举帕伯莱从其他人那里借鉴的观点时,我怎么可能说出有新意或深刻的东西呢?但这正是关键所在,他的竞争优势就在于这一点:他不在乎别人是否认为他的想法缺乏独创性,他在乎的是什么想法有效。帕伯莱找到了跑赢大盘的方法。正如我们看到的,关键的原则不难被识别和遵循。要有耐心,要有选择性,要对几乎所有股票说不。利用好市场的两极化情绪波动,以低于其基本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资,避免投资难以理解的企业。把少量赌注押在下跌风险最小、上涨潜力显著的定价有误的股票上。巴菲特说,他和芒格从不着急,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能在几十年内不犯太多灾难性的错误,在复利的作用下,他们会变得非常富有。在我看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帕伯莱坚定不移地奉行了这些原则。他说:“当你遇到其他人无法理解的真理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坚守它们。”“每当你悟到一个人们无法理解的真理时,你就获得了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人们不理解心灵能量的威力。”聪明的人很容易被复杂的事物吸引,同时会低估简单想法的巨大影响力和重要性,但帕伯莱是十足的实用主义者,他不会落入这个陷阱。“利用复利的威力是非常简单的想法,效仿是非常简单的想法,讲诚信也是非常简单的想法。”他说。但是,当你怀着巨大的热情应用一些强大的想法时,累积起来的效应是“无与伦比”的。我写了芒格说过的一句话,帕伯莱也经常引用它,即:“接受简单的想法并认真对待它。”这些原则中,最后一个可能最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强大的原则或习惯,然后我们思考一番,接着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但帕伯莱消化了它,并在生活中运用了它,这是我必须效仿的习惯。但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其他人思想的盲从者,我们要领会原则精神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加以调整,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愿意孤独要想跑赢市场,你必须足够勇敢,足够独立,足够奇特,足够与众不同除非你的所作所为与大多数人不同,否则你就不可能获得卓越的业绩。——约翰·邓普顿爵士最出色的投资者总是与众不同的。他们反传统、特立独行、行为怪异,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与众不同,他们走自己独特的道路,不仅体现在投资方式上,而且体现在思维和生活方式上。戴维斯说:“伟大的投资者具备的一个必要特征是,他们不会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要不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在意别人的想法。戴维斯说:“如果你不关注别人的想法,不在乎别人的想法,那么你更容易成为一名伟大的投资者。卓越的投资者大多情商比较低”,他观察到,许多顶尖的投资者难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和“维持温暖的家庭关系”。相比之下,许多CEO的心理状况则完全不同,他们需要具备高情商,这样他们才能同情他人,理解对方的想法并对其施加影响。在哀鸿遍野的股市境遇中,他问了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我怎样才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他的回答是:“除非有人急于抛售,否则绝没有其他因素能让一只股票下跌至极低的价格。”邓普顿目睹过身处经济危机的田纳西州农民如何被迫以近乎零美元的价格出售土地,因此始终铭记这一教训:“你必须在别人拼命想卖出时买入。”他后来用“极度悲观”这个奇妙的词汇来描述恐惧和绝望肆虐的时刻。像巴菲特和芒格一样,他对定价错误、风险和回报不对称的押注有一种理智的欣赏。邓普顿解释说:“其上行的潜力远远大于其下行的潜力,当然,我可能会赔掉100美元,但如果我不赔钱的话,我可能会赚很多。”邓普顿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买入股票,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个性”。正如墨比尔斯所说的,“当时其他人都从着火的大楼里跑出来了。”第一,避免情绪化:“大多数人在投资时会被情绪误导。他们在获利丰厚时过于粗心乐观,在损失惨重时变得过于悲观和谨慎。”他说:“在其他人绝望地抛售时买入,在其他人狂热地购买时抛出,做到这一点异常困难,但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第二,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可能是比情绪误导更大的问题……有如此多的人得到一点消息就贸然买入,他们真不了解自己买的是什么”。邓普顿认为,业余人士和专业人士都必须摒弃这一自欺欺人的信念:获得优异的投资业绩很容易。第三,为避免受自身弱点的影响,投资组合应多样化。控制好自我和风险敞口。“不要把所有的钱交给任何专家,不要把所有的钱投入任何一个行业或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人能聪明到稳赚不赔的程度,因此明智的做法是投资多样化。”第四,成功的投资需要耐心。他的优势不仅在于他具有超群的洞察力,而且还在于他愿意忍受年复一年的痛苦煎熬,直到形势发生预期的转变。第五,寻找便宜货的最佳方法是研究过去5年中表现最糟糕的资产,然后评估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第六,邓普顿说:“作为一名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不能盲目跟风。投资行为提供了一剂良药:“投资者避免大众幻想的最好方法是不关注前景,而是关注价值。”邓普顿在《世界宗教的智慧》一书中写道:“要想成功地在外部世界生活,就需要先在内部世界学会成功地生活。我们在外部世界的朋友、伙伴、机会、职业和生活经历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一切都变了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为了避免高估自己(或任何人)的判断,沃伊西克说:“我坚持这三个原则:怀疑,怀疑,再怀疑。”马克斯从学术争论中得出了一个简单但足以改变人生的启示:作为一名投资者,如果他想增加价值,他就应该避开效率最高的市场,只关注效率较低的市场。他说:“一个市场被研究得越多,被关注得越多,被接受得越多,被宣传得越多,在该市场上讨价还价的余地就越小。”任何资产,无论其多么丑陋,只要价格足够低廉,它就值得购买。事实上,马克斯认为,“低价买入”是获得投资财富的唯一可靠途径,而“高点进场”是最大的风险,因此,对任何潜在的投资而言,最应该提出的基本问题是:“它便宜吗?”“我确信,投资中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是违反直觉的,所有显而易见的事情都是错误的。”在分析任何资产时,马克斯最想知道的是,“其价格中包含多少乐观的成分”“你必须做适合自己天性的事,这一点非常重要。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写的一句异常深刻的评语:生活是“包容与混乱”,而艺术是“歧视与选择”。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些规律,我们就不会再被它们蒙蔽了,我们甚至还能从中获利。未来或许是不可预测的,但反复出现的繁荣和萧条是可预测的,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潜在的规律,我们就不会再盲目行动了。遗忘的代价是高昂的,抑制这种倾向的一种方法是深入研究市场的历史。“你不能预知未来。”马克斯说,“但你能了解过去,这是很有益的。为了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取得长期的成功,要保持谦逊、怀疑和谨慎的心态。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的目标既不是轻率地冒险,也不是一味地规避风险,而是明智地承担风险,同时永远不忘坏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真善在《觉醒的科学》一书中写道,要学会以“极度的专注、感官的清晰和平静”度过每时每刻,带着“十足的充实感”来体验世界……“你可以显著地延长生命,不是通过增加你的寿命,而是通过增强你的充实感。”坚韧的投资者这个世界真正的麻烦不是它是一个不合理的世界,甚至也不在于它是一个合理的世界;其最常见的麻烦是它近乎合理,却又不十分合理。
生活不是不合逻辑的,但它对逻辑学家而言是个陷阱。它看起来比现实更具数学性、更有规律:它的精确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的不精确性是难以发现的;认清它的野性需要等待。——G. K. 切斯特顿他的新投资策略以他从《聪明的投资者》中获得的一个重要洞见为基础。他说:“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你肯定想把风险降至最低。”作为一名基金经理,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但在1929—1932年间,他损失了70%。这些经历使他认识到,“未来的证券价格永远是不可预测的。”逆境中的磨砺使格雷厄姆确立了生存为首的投资信念,他在大屠杀之后写就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的最后一章总结了这一点,他写道:“在古老的传说中,一名智者将世间万事浓缩为一句话:‘这很快会过去。’面临着相同的挑战,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诀提炼为4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格雷厄姆的结论是,购买被低估的资产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获利机会”,但他警告说,这仍然不能保证某项具体的投资不会出现可怕的错误。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投资多样化。埃维拉德早就为接受格雷厄姆的警告做好了准备,他内心清楚,投资者必会承受逆境的折磨。巴菲特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成功的投资生涯不需要超群的智商、非凡的经济眼光或者内幕消息,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助力自己做决策的完善的知识架构,以及避免情绪破坏该架构的能力。”埃维拉德是一个为生计而烦忧的人,他拒绝“坐过山车式”的投资。从分析的角度来看,考虑到荒唐的估值以及预测哪些科技公司会持续生存下去、哪些公司会破产的难度,做出投资科技股的决策并不难,但他采取了一种极端的立场,即根本不持有任何科技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和芒格已经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了在各个方面都具有韧性的公司,例如,他们承诺持有的现金永远不会低于200亿美元,因此他们永远不会有流动性短缺的困扰。当2020年新冠肺炎引发市场崩盘时,伯克希尔拥有1370亿美元的现金,即使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它仍然坚不可摧。伯克希尔还有结构性优势,它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不是一只基金,因此他们投资的是永远不会被惊慌失措的股东赎回的永久性资产我们应该以巴菲特为榜样,始终保持足够的现金储备,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经济低迷时被迫抛售股票(或任何其他陷入困境的资产)。我们永远不应过度举债,因为正如埃维拉德所警告的那样,债务会侵蚀我们的“耐心”。投资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而不是获得丰厚的收益,必须将这一点铭记于心。如果你仅得到了合理的回报,且承受了最小的损失,那么你终将成为富人,而且你会超越所有赌友,这也是解决失眠问题的好方法。”
正如卡恩所言,投资秘诀可用这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安全”,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关键总是从问“我可能亏多少钱”开始。避免发生事故很重要,因为从灾难中恢复元气极为困难。算一笔账你就会明白这一点:当你因考虑不周亏损了50%时,你需要获得100%的收益才能回到起点。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Seneca)的这句话:“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哪个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
麦克伦南的目标很明确,他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快速致富,而是根据现实条件创造价值。”对我们所有人而言,这是一个比跑赢市场更为明智的目标。拒绝投资不合适的股票至关重要。当市场情绪高涨且难以找到优质的廉价股时,麦克伦南就会按兵不动。“这是表明你需要未雨绸缪的典型例子。当暴风雨来临时,即使你四处找寻,也很难找到一把雨伞,因此,提前调整心态至关重要。”当其他人惊慌失措时,他也能够以“当前更合理的价格买入遭受重创的股票”。他说:“只靠保守是不够的,你还要愿意在别人觉得最不适合时出手。”麦克伦南采用的方法与大多数投资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重视从各方面消除脆弱性,这就需要他避免他们表现出来的所有“明显的行为缺陷”。例如,他们太过心急,以至于不能等到合适的价格出现时再买入;他们“租借”股票,而不是长期持有;他们受控于自负的错觉,认为自己能未卜先知,认识不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他们盲目地追逐热潮,他们的判断被“收益红眼病”和错失良机的恐惧所左右。麦克伦南说,无论是从职业生涯还是从个人生活来看,他发现,“极度痛苦的时刻”之后往往是“新的开始”和“极其有利的机会”。复杂的最高境界是简单我们经常认为,更多的选择会让我们更快乐,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事实,但我发现,过多的选择会增加复杂性,过于复杂会让人难以忍受,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止我一个。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一书中指出,面对超市货架上的24种美味果酱时,许多购物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投资而言,选择的激增会让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毕竟,对于聪明人来说,复杂性可能是一个特别诱人的陷阱。他们在学校上学时因解出了复杂的难题而获得奖励,因此当他们在投资中遇到难题时,他们也会被复杂的解决方案所吸引,这不足为奇。正如巴菲特所说,“商学院更多地奖励困难、复杂的行为,但简单的行为更有效。”巴菲特本人就是一位简化大师,他在1977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出了选股的4个标准。他写道:“我们想要的企业必须是:(1)我们可以了解的行业,(2)具有长期竞争力,(3)由才德兼具的人士所经营,(4)吸引人的价格。”为什么总结出几个核心的投资原则如此重要?首先,这样做能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真正相信什么。在被不确定性、怀疑和恐惧所困扰的动荡时期,这些原则尤其有用。但他只用几个字就概括了他的投资理念,即“股票跟着收益走”。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他不遗余力地寻找“将在5年内发展壮大的最佳企业”,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在未来5年内能翻倍,那么其股价也有可能翻倍(一倍或多倍)。请记住:投资可不像奥运会的跳水项目那样,评委会给难度大的动作加分。当我审视一家公司时,我会问自己:‘其经营是在好转还是在恶化?’如果正在好转,那么我想了解背后发生了什么。”米勒也学会了简化投资流程。他说:“我正在努力摆脱不必要的工作。”例如,他曾创建过精密的财务模型,试图以此把控他所分析的每家公司的复杂性。“我不再建模了,这么做太愚蠢了,没任何意义。”现在,他只关注三四个他认为能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每一家公司而言,都有几个关键的投资变量。”他说,“剩下的就都是噪音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简单、持续、长期有效的投资策略,一个我们充分理解并坚信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会坚持采用的投资策略。事实上,你可能已经意识到,投资界有很多人在胡说八道。华尔街的经济学家和市场策略师对宏观经济变化侃侃而谈,但无人能做出可靠的预测;媒体专家们苦思冥想随机的、无意义的短期价格波动的重要性;经纪公司里高智商的分析师们把时间浪费在了精确计算下一季度的公司收益上,这是一种荒谬的猜测游戏,成功的投资者不会这么做。学院里的教授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创造出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并用专业术语讲述夏普比率、索蒂诺比率、阿尔法、贝塔系数、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测度以及其他神秘的概念,这些概念为混乱的市场增添了科学严谨的气息。与此同时,投资顾问利用这些高明的概念说服客户,怂恿他们频繁地调整投资组合。巴菲特嘲笑这些高价兜售复杂性的人是“超级帮手”,他们的“建议往往是以艰涩深奥、令人费解的语言表达的”。市场并不是一台有效的机器,它无法一直设定可信的、公平的价格。它会出错,会做出愚蠢行为。“人们是疯狂和情绪化的。”格林布拉特说,“他们情绪化而非理智地买卖东西,而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你有一套评估企业价值的合理方法,你就能利用他人的情绪获益。”正如格林布拉特在《股市稳赚》这本小书中所写的:“盲目地选择个股就像是拿着一根燃着的火柴在炸药厂里乱窜,命大的话,你可能会活下来,但你会表现得像个白痴。”格林布拉特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了4种估值法:1. 进行折现现金流分析,计算公司未来收益估值的净现值;2. 将公司的价值与同类企业的进行比较,评估其相对价值;3. 估计公司的收购价值,计算知情的买家可能会支付的价格;4. 计算公司的清算价值,即分析公司破产清算时的价值。这些方法都不精确,而且也都有其局限性,但格林布拉特秉持的理念是,当一只股票足够便宜时,其上行潜力会明显大于下行潜力。问题在于,你永远无法判断价格与内在价值趋同需要多长时间,不过,他表示,“我坚信,在90%的情况下,市场会在两三年内认可该价值。”格林布拉特说,他在戈坦资本采用的投资策略是,“不靠冒险而是靠不公平的押注赚钱”,也就是说,他只在胜算极大时才出手投资。
不同投资的细节可能存在差异,但他总是寻找“不对称”的交易,即“不会损失太多,但可能会赚很多”的交易,他调侃道,“不赔钱的交易大多是好交易”。不公平的下注机会很少,但格林布拉特并不需要太多,他通常会把80%的资金用于6至8项交易,集中度水平很高。他解释说:“好机会没有那么多,我寻找的是价格低的股票,如果其他人找到了它们,他们也会买入。”正如格林布拉特所解释的那样,巴菲特做了“简单的小改进”,这“使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买进便宜股很棒,但若能买下便宜的优秀企业,那就更棒了”。仅找到了能提高长期获胜概率的明智策略是不够的,你还要严格、一贯地运用这种策略,尤其是在你心里感到极不舒服时。格林布拉特说:“当你设定了要坚守的简单原则时,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是有意义的、不可动摇的简单原则。当你赔了钱或者已经落后于市场好几年时,要坚守信念尤其困难。你会开始怀疑自己采用的策略是否仍然有效,或者是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但事实是,没什么策略能一直奏效,因此,遭受经济和精神上的痛苦是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弱者会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这也为那些最能坚守原则、最能承受压力的人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正如格林布拉特所说,“人们在业绩不佳时必定承受痛苦,如果没有痛苦,那么人人都能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策略并不是能让人获得最高回报的策略。”相反,理想的策略是“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被坚守的好策略”当我思考从格林布拉特身上学到了什么时,4点简单的启示赫然出现在了我脑海里。第一,你不需要最佳策略,你只需要一个能实现你财务目标的明智策略。正如普鲁士军事战略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General Carl von Clausewitz)所说的,“追求完美是好计划的最大敌人”。第二,策略应该非常简单、合理,你能理解它,你相信它的内核,即使在困难时期、在它看起来不再有效时你也能毫不动摇地坚持采用它。它还必须契合你对痛苦、波动和损失的承受力。写出策略及其依据的原则和你认为它未来能发挥效力的原因是很好的做法,把它视为一份政策声明或财务行为准则,在你承受压力和面对困惑的时候,在你想要获得心理平衡感和方向感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它。第三,扪心自问,你是否真的有战胜市场的能力和特质。格林布拉特不寻常的特质使他拥有了显著的优势:他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将复杂的游戏解构为最基本的原则:评估企业的价值,折价买入,然后等待。第四,切记这一点:要成为富有的、成功的投资者不一定非要战胜市场。尼克和扎克的精彩冒险一段非同寻常的投资伙伴关系揭示出,最丰厚的回报属于那些对即时满足的诱惑说不的人。正如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所写的:“当一个人的薪水取决于他不理解的事物时,要让他理解该事物是何等困难!”开市客每赚取1美元,其会员就能节省5美元。这种自我约束政策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总结起来就是:“收入增加利于扩大规模,规模扩大促进成本降低,成本降低导致价格降低,价格降低导致收入增加。”
大多数成功的大公司最终都会陷入平庸,但开市客愿意与客户分享其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这意味着规模已成为了它的一大优势,而非负担,这样一来,与其他利润率更高的竞争对手相比,它的优势扩大了。一旦斯利普和扎卡里亚明白了这一商业模式的神奇之处,他们就把它作为了基金投资的首要关注点。
“雪茄烟蒂”对他们的吸引力减弱了,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少数几家能与客户共享规模经济优势的公司身上了。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人一生中发现真理的机会何其少,但他们清楚,这次他们发现了一个。“这是你一生中发现的最出色的想法了。在一个短期主义和即时满足日益盛行的世界里,那些一贯朝相反方向前进的人可获得巨大的优势。霍华德·马克斯曾对我说:“我们的业绩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买卖行为,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持有行为,所以主要的投资活动是持有,而不是买卖。它们的投资都是着眼于“长期的”,即使代价是它们在前期要忍受多年的损失。令我着迷的是,这一永恒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商业和投资领域,而且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当我们锻炼或节食时,当我们为了考试而努力学习或工作到很晚时,当我们为退休后的生活攒钱或投资时,我们都在践行这一原则。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都为了获得长期利益而接纳或忍受了短期内看起来不利的事物。高绩效习惯最优秀的投资者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形成压倒性的竞争优势,这些习惯带来的好处会随时间不断累积。“我的经验是,最富有的人是那些找到优质股票并长期持有的人,那些最不快乐、最疯狂、最不成功的人总是在追逐下一只热门股。”我从来都不是第一名,但我总是在稳步地前进。正如我父亲所说的,最重要的是稳定性。所以要坚持这么做,这样你就不会在比赛中出局。令人惊讶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竞争者变得越来越少,你会越来越领先。盖纳逐步完善自我的另一个策略是“持续”地学习。他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从培养习惯的科学书籍到人物传记,再到他最喜欢的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他也把自己视为“神经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他与许多聪明睿智的人建立了联系,这些人可以助他拓展知识和提高技能。他说,重复多次的好处是,许多“根本性”的原则“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效果就像每天重复说同样的祷告语或誓言一样。
我怀疑重复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两本经常读的书,并让它们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做得更好。他们几乎只关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务。他们的成功源于对这一原则的坚守:专注于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忽略无数干扰他们追求卓越的因素。不做蠢事坚持不做傻事而不是努力做聪明事的人,长期坚持下来,必将获得非凡的优势。——查理·芒格首先,“不要支付太高的价格,不要选择那些容易遭淘汰和打击的企业,不要跟骗子和白痴一起投资,不要投资你不懂的领域。”蒂林哈斯特还避开了那些周期性强、负债累累或风靡一时的企业。他将“促销管理”和“激进的会计处理”视为“危险的信号”,他回避那些他没有特殊的见解或技能的领域,因为没有什么比“远离无知”更重要了。他还避免“过于公开或频繁地”谈论自己的持仓情况,因为那样做会使自己难以改变主意、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他的“风险管理黄金法则”很简单,即“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在马丁看来,抵御灾难的最佳方法是“理解投资的核心原理”,然后总结出“基本准则”,永远不要违反这些“金融万有引力定律”。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保持安全边际,即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资产。研究“真正优秀的人”遭遇的“金融灾难”特别具有启发性,因为这可以“不断提醒自己做这项工作有多难……保持谦虚在投资中极其重要,要经常考虑到自己的局限性”。这种谨慎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只适用于投资领域。芒格整理出了“标准的思维错误”,为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实用的思维陷阱清单。“要注意的是,首先要理解它们,然后训练自己摆脱它们。”斯利普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这么做很有必要,因为人“最持久的优势是心理优势”。芒格很喜欢引用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提尼的这句话:“没有比自我欺骗更容易的事了,人总是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东西。”我们还需要构建一种能使我们平静地恢复情绪的生活方式。
关于让投资伙伴损失惨重的1973—1974年股市崩盘,他指出,伯克希尔的股价也曾有3次幅度高达50%的暴跌:“如果你想长期玩这个游戏,你就要习惯这种变化,你最好能在不过分担忧的情况下应对50%的下跌局面。因此,我给所有人的建议是,好好把握你们的人生,这样你们就能从容不迫地应付50%的跌幅。不要试图回避它,这种事肯定会发生。芒格说:“把生活当成一系列的磨炼,每一次磨炼都会让你变得更好,这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的理念。当困难降临时,坦然面对它们。带上祝福,尽你所能,从磨炼中获得乐趣吧!”财富之外帕伯莱说,卓越的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点:“承受痛苦的能力强。”关键要“终生专注于此:让你的思维处于正确的状态”,包括“坦然面对一切”,“相信一切都是为了最好的”,“不要经常担心,或者出于任何自私的动机,担心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者想了什么”。马可·奥勒留认为,因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烦恼或抱怨是徒劳的。《沉思录》中的一句话:“当有什么事情令你感到痛苦时,记住这一原则:事情本身不是厄运;忍受并战胜它却是一大幸事。”
采用职业运动员惯常使用的心理策略,他必定能凯旋而归。也就是说,设定明确的目标,想象自己完美的表现,重复积极的论断,排除所有怀疑和恐惧,直到变得自信。范登伯格沉醉于这种利用潜意识的技术,把自己变成了一只实验用的“人类豚鼠”。为了集中分散的思维,他学会了每天催眠自己。脑子里装满了振奋人心的积极论断后,他逐渐摆脱了那种认为自己无能、无价值的悲观信念。

来源:财经早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