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鸡排哥”爆火:一块鸡排里藏着的必然与厚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20:08 1

摘要:景德镇的清晨,巷口的梧桐叶刚沾染上第一缕阳光,“鸡排哥”的小店前就排起了长队。有人捧着保温杯等,有人举着手机直播,可队伍最前头的顾客却不急——他们都知道,这位老板有个“怪规矩”:要是学生来买,哪怕队伍再长,他也会先给孩子做。

景德镇的清晨,巷口的梧桐叶刚沾染上第一缕阳光,“鸡排哥”的小店前就排起了长队。有人捧着保温杯等,有人举着手机直播,可队伍最前头的顾客却不急——他们都知道,这位老板有个“怪规矩”:要是学生来买,哪怕队伍再长,他也会先给孩子做。

上个月就出了这么件事。周五下午放学,几个穿校服的孩子背着书包跑过来,排在队尾的上班族忍不住嘟囔“孩子晚几分钟吃没事吧,我们还得赶去上班”。“鸡排哥”听见了,却笑着拿起一块鸡胸肉:“孩子们等了一周,就盼着这口,大家多担待。”

他手上的动作没停,裹粉、下锅、翻面,金黄的鸡排在油锅里滋滋作响,香气飘得老远。有人把这一幕拍下来发到网上,评论区炸开了锅:“现在还有老板不催着赚钱,反而等学生的?”可对“鸡排哥”来说,这不是什么值得说道的事——“我自己也有娃,知道孩子盼口吃的有多心切,不能让他们凉了心。”

更让人记住他的,是那块“脏了一点”的鸡排。有回给顾客装袋时,酱汁不小心蹭到了鸡排边缘,也就指甲盖那么大一块。顾客摆摆手说“没事,不影响吃”,“鸡排哥”却执意重新炸一块:“这不行,我给你的得是最好的。”

说着就把那块沾了酱汁的鸡排扔进垃圾桶,又从冰箱里取出新的鸡胸肉。旁边有人劝他“太实在了,这不是亏本吗”,他擦了擦手上的油:“做生意不能只盯着钱,要是连一块鸡排的良心都没了,谁还会来第二次?”

没人想到,这个守着小店的老板,还把“厚道”给了家里人。他姐夫之前是装修工,每天爬高上低,日薪400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鸡排哥”看在眼里,主动说“你别干装修了,来我这学炸鸡排,手艺我全教你”。

有人劝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就不怕抢生意?”他却不当回事:“好东西就得大家分着来,姐夫日子过好了,我心里也踏实。”

从调腌料的比例到控制油温的技巧,“鸡排哥”一点没藏私,手把手教了半个月。如今姐夫也开了家小店,生意同样红火,日薪翻了三倍还多,成了街坊眼里的“鸡排大师”。姐夫常跟人说:“要不是他,我现在还在扛水泥呢,他这人心眼好,不藏私。”

其实“鸡排哥”的店,装修不算好,价格也没比别家便宜多少,可就是有人愿意绕远路来买。有人说图他的鸡排外酥里嫩,有人说信他的为人——毕竟,能为学生停住忙碌的手,能为一块小污渍倒掉鸡排,还能把养家的手艺传给亲人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待人接物的分寸,总不会差。

现在再看“鸡排哥”的爆火,哪是什么偶然?不过是他把“厚道”二字,揉进了每一块鸡排里,揉进了跟顾客、跟家人相处的每一件小事里。

就像景德镇的瓷器,得经过反复揉捏、烧制,才能成器;做人做事也一样,得守着本心、带着温度,才能被人记在心里。这样的“鸡排哥”,火得理所当然,也火得让人觉得踏实。

来源:苯不起的丫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