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一句关于《我的楼兰》的评价,国家一级编剧苏柳近期被卷入舆论漩涡。从采访言论引发争议,到网友改编歌词触发维权,再到遭遇网络批评,这场风波最终以她连发两条半小时长的澄清视频落下关键一笔,核心诉求直白又坚定:“我是军旅艺术家,从没力挺云朵,刀迷别再网暴我了。”
因一句关于《我的楼兰》的评价,国家一级编剧苏柳近期被卷入舆论漩涡。从采访言论引发争议,到网友改编歌词触发维权,再到遭遇网络批评,这场风波最终以她连发两条半小时长的澄清视频落下关键一笔,核心诉求直白又坚定:“我是军旅艺术家,从没力挺云朵,刀迷别再网暴我了。”
事情的起因,是苏柳在9月21日的采访中谈及《我的楼兰》时的表述。她直言“若没有云朵首唱并坚持十年,这首歌或许只会被刀郎锁在抽屉,成不了百亿播放量的神曲”。
这番话被剪辑传播后,瞬间点燃了部分刀迷的情绪——在他们看来,《我的楼兰》的成功离不开刀郎的创作与提携,强调云朵的作用似乎弱化了刀郎的功劳。随着争议发酵,有网友开始改编这首歌的歌词,从军旅主题到情歌风格五花八门,这让手握著作权的苏柳更为不满,当即表示已找好律师收集证据,准备维权。
舆论的升温很快演变成针对苏柳的网络批评,这才有了她后续的澄清举动。视频里,她反复强调自己的身份底色:作为武警政治部文工团的国家一级编剧,荣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创作过《武警之歌》这样的军旅金曲,还曾担任文华奖评委[__LINK_ICON]。
“我这个身份,只会站在中间立场,不可能偏向谁、专门去捧谁。”她特意澄清,自己从未想过要贬低刀郎,反而认可其创作实力,所谓“力挺云朵”不过是外界的过度解读。
更让她揪心的是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她直接将矛头指向刀迷群体,直言“这种网暴行为只会给刀郎脸上抹黑”。在她看来,真正的专业音乐人最鄙夷“饭圈化”的攻击行为,理性讨论与恶意攻击本就有本质区别。
有趣的是,她的澄清也引发了新的讨论:部分网友提出,批评者中未必全是刀迷,或许只是普通听众觉得其言论有失偏颇,将所有负面声音归为“刀迷网暴”,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这场风波里藏着多重矛盾:创作功劳的界定本就主观,著作权维权与言论自由的边界需要厘清,公众人物言论与受众解读之间也存在天然鸿沟。
苏柳的澄清既是为自己辩白,也是对舆论场的一次回应——她搬出“军旅艺术家”的身份,既是强调自身立场的客观性,也是希望以此制止网络攻击。
如今,维权的证据还在收集,澄清的余波仍在扩散。但无论后续如何,这场争议都戳中了一个痛点:当音乐讨论沦为立场之争,当理性批评变成情绪宣泄,最终受伤的只会是音乐本身。
正如网友所言,比起纠结谁的功劳更大,不如回到作品本身——毕竟《我的楼兰》能流传十年,既离不开苏柳的词、刀郎的曲,也少不了云朵的唱,这份三方成就的默契,本不该被舆论的杂音淹没。
来源:苯不起的丫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