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教学研究活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4:18 1

摘要:每学期两次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实操指导,精准突出教学使用性,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一、课堂教学

1.开展课改建模活动,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构建并优化“前置自学—问题导学—达标评学”课堂教学模式。

2.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专题探索

每学期两次组织教师参加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实操指导,精准突出教学使用性,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3.开展“人人一节交互式在线录播课”活动

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全员参与,中心发言人备课、上课、评课相统一,实行一条线跟进式操作,实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双新课堂”达标与精品课堂打造

根据市县“双新课堂”标准,开展磨课研课活动,分阶段分学科打造精品课堂。

5.落实师徒结对帮扶,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精准实施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6.每学期开展两次“单元作业设计微研讨”活动,由教研组组织、骨干教师主讲,逐步探索“大概念”“大单元”等课改理念的实践意义。

7.开展师生优秀常规展评活动。

二、学科教研

1.备课组

每学科每周以年级为单位利用“学科教研日”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统一教学进度,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育教学效益。

2.教研组

(1)学校每月组织召开学科主任“双新课堂”“课改建模”工作调度会,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建设方案。

(2)各学科每月组织一次教研活动,通过教学规划研讨、课改理念落实、备考策略改进等措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题与项目

1.组织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课题的申报。

2.组织好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培育教育教学成果。

四、课程建设

1.举行第十三届“XX文化艺术节”。

2.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培育学生的爱好特长创造条件。

来源:校园的路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