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频繁甩头!老母亲揭秘:耳朵里的黑咖啡渣,是耳螨在啃它的耳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21:34 1

摘要:养过猫才会知道寄生虫不是“出门猫才有的病”,室内猫、干净猫照样会中招! 今天就把猫身上最常见的8种寄生虫扒出来,新手看完赶紧给毛孩子做驱虫~

养过猫才会知道寄生虫不是“出门猫才有的病”,室内猫、干净猫照样会中招! 今天就把猫身上最常见的8种寄生虫扒出来,新手看完赶紧给毛孩子做驱虫~

体内寄生虫:藏在肚子里的“吸血鬼”!

1. 蛔虫:最常见的“肠道钉子户”!

长相:像细面条,白色/粉色,最长能长到30cm;

传播:猫舔了带虫卵的粪便、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比如生肉);

症状:幼猫最容易中招!拉稀、呕吐、肚子胀(像揣了个小皮球),严重会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危害:虫体太多会堵肠道(我家煤球2岁时就因蛔虫堵肠住院过!)。

2. 绦虫:会“动”的肠道寄生虫!

长相:扁平带状,像米粒串成的链子(猫肛门周围有时能看到白色节片);

传播:吃了带绦虫卵的跳蚤(跳蚤是中间宿主)、生肉;

症状:猫频繁舔屁股(虫体爬到肛门痒)、粪便带白色颗粒;

危害:长期感染会让猫贫血、消瘦,虫体还可能进入肌肉/眼睛(罕见但危险)。

3. 钩虫:“小吸血机”,专吸猫血!

长相:比蛔虫细,像红色绣花针;

传播:接触被虫卵污染的土壤(比如猫挖土后舔爪子)、吃了带虫的食物;

症状:猫贫血(牙龈发白)、黑便(血便氧化后变黑)、体重骤降;

危害:幼猫感染可能致死(我家第一只猫“小花”就是钩虫没及时治,3个月大就没了…)。

4. 心丝虫:“隐形杀手”,专攻心脏!

传播:蚊子叮咬(蚊子吸了感染猫的血,再叮其他猫);

症状:早期没反应!后期咳嗽、喘气、没精神,严重会心衰死亡;

危害:成虫寄生在心脏,无法直接杀死(只能预防!);

提醒:南方/夏天蚊子多的地区,必须每月驱心丝虫!

5. 球虫:“便便传染王”,幼猫杀手!

传播:吃了带球虫卵的粪便(猫舔毛时误食);

症状:幼猫拉稀(像番茄汁)、呕吐、脱水;

危害:免疫力低的幼猫(比如没打疫苗的小猫)容易重症,我家煤球就是这么中的!

体外寄生虫:趴在毛孩子身上的“小怪兽”!

1. 跳蚤:“移动痒痒弹”,猫抓到秃!

特征:黑色小颗粒(吸血后变红),猫抓挠/舔毛时能跳到人身上;

危害:咬出小红点(像蚊子包),传播绦虫(跳蚤是中间宿主),猫痒到抑郁;

提醒:室内猫也会被跳蚤盯上(比如主人带回家沾了跳蚤卵的衣服)。

2. 蜱虫:“吸血僵尸”,咬一口能要命!

特征:深褐色小疙瘩,吸饱血后像黄豆大,硬拔会留口器;

传播:草丛/灌木丛(猫钻草堆玩时被叮);

危害:传播巴贝斯虫(致死率高)、莱姆病(人也会被传染);

处理:用酒精麻痹蜱虫,再用镊子垂直拔出(别硬扯!)。

3. 耳螨:“耳朵里的脏东西”,猫疯狂甩头!

特征:白色小颗粒(像皮屑),猫耳朵里有黑褐色分泌物(像咖啡渣);

传播:接触感染的猫/狗(我家煤球和流浪猫玩过,传染了耳螨);

症状:猫频繁甩头、抓耳朵,严重会中耳炎(耳朵流脓)。

4. 猫癣:“掉毛斑秃”,人也会被传染!

特征:圆形脱毛斑(边界清晰),皮肤发红结痂;

传播:接触感染的猫/环境(猫癣孢子能在环境中活半年);

危害:免疫力低的猫会扩散全身,人接触后会长“钱癣”(我手背上就长过!)。

寄生虫咋防?老母亲总结“3步保命法”!

1. 定期驱虫:体内+体外,别偷懒!

幼猫:1个月大开始驱虫(体内外每月1次);

成猫:体内每3个月1次(球虫/钩虫高发季可每月1次),体外每月1次(夏天/常出门猫缩短到2周1次);

用药:选正规品牌(大宠爱、福来恩、海乐妙),别买“三无驱虫药”!

2. 环境清洁:虫卵藏在哪?彻底消灭!

猫砂盆:每天铲2次,每周用宠物专用消毒液(比如杜邦卫可)泡洗;

地毯/沙发:用吸尘器吸走虫卵(跳蚤卵/蜱虫卵藏在缝隙里);

衣物/床品:定期高温清洗(50℃以上能杀死虫卵)。

3. 避免接触传染源:别让猫“瞎玩”!

少带猫去草丛/流浪动物聚集的地方;

新猫到家先隔离驱虫(别直接混养!);

接触流浪猫后洗手,别让猫舔你手上的虫卵。

寄生虫看不见摸不着,但会要猫命! 别等猫出现症状才驱虫,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来源:是个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