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就等于好演技?李勤勤灼灼韶华五官乱飞,太令人尴尬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6:17 1

摘要:灼灼韶华收视持续攀升,稳坐央八黄金档冠军宝座,开播仅三日便创下破3的收视佳绩。这部聚焦家庭伦理的剧集精准戳中了央视核心观众群的审美,尤其是开篇的婆媳交锋戏码,瞬间抓住了观众眼球。剧中新媳妇褚韶华过门次日,婆婆便暗中使绊,藏起厨房白糖意图刁难。谁料聪慧的儿媳早有

灼灼韶华收视持续攀升,稳坐央八黄金档冠军宝座,开播仅三日便创下破3的收视佳绩。这部聚焦家庭伦理的剧集精准戳中了央视核心观众群的审美,尤其是开篇的婆媳交锋戏码,瞬间抓住了观众眼球。剧中新媳妇褚韶华过门次日,婆婆便暗中使绊,藏起厨房白糖意图刁难。谁料聪慧的儿媳早有准备,端出南瓜饼配酒酿圆子的早餐组合,更以"偷糖折寿"的民间俗谚反击,吓得婆婆面如土色。这场充满火药味的早餐戏,将传统家庭权力博弈演绎得淋漓尽致。

随着剧情推进,观众却对剧中"老戏骨"李勤勤的表演产生质疑。这位饰演恶婆婆的演员面部表情过于浮夸,眉毛高低错位,配合着略显僵硬的医美痕迹,每个镜头都透着用力过猛的痕迹。这种表演方式不停令人思考:所谓"老戏骨"的光环,是否让观众戴上了过厚的滤镜?演员资历与演技水准,从来不该简单划等号。

当下影视圈存在一个有趣现象:但凡剧中出现年长演员,媒体便迫不及待贴上"老戏骨"标签。就像此前央八亚军生万物,林永健、迟蓬等演员确实用细腻入微的表演征服观众。他们既能驾驭大开大合的情绪爆发,又能精准拿捏细微表情变化,这种举重若轻的演技才是真正撑起剧集质量的关键。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年龄从来不是衡量演技的标尺。

灼灼韶华中丁勇岱饰演的陈老板确实展现出不俗的表演功底,但与之对戏的李勤勤却显得格格不入。这位曾出演大宅门京华烟云的演员,现在呈现的表演状态令人唏嘘。或许当年经典角色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优质剧本和导演调教,而非演员自身的功力。当失去这些外部支撑,其表演短板便暴露无遗。

剧中李勤勤塑造的恶婆婆形象,带给观众的不是对角色本身的厌恶,而是对表演方式的抵触。按理说,这类角色应该引发观众强烈共情,让观众为受欺的媳妇鸣不平。但实际呈现的效果却充满违和感——从藏糖刁难到偏心娘家侄女,每个情节都被演绎成夸张的闹剧。特别是那对仿佛定格在11点10分的眉毛,配合着过度活跃的面部肌肉,活脱脱漫画式的浮夸表演。这种脱离生活逻辑的演法,即便在话剧舞台都显得突兀。

真正的表演艺术应该像冬日里秋裤妥帖扎进袜筒般舒适自然,而李勤勤的表演却像鞋底硌着沙粒般令人不适。这种反差恰恰揭示了表演艺术的本质:好的演技不在于外放的张扬,而在于内敛的精准。

影视行业亟需破除"唯资历论"的迷思。资历深厚固然可贵,但若将年龄与演技简单挂钩,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流量欺诈"。当下不少制作方热衷于用"老戏骨"作为宣传噱头,却忽视了对演员实际表演能力的考量。这种风气若不纠正,终将重蹈流量时代的覆辙——当观众接连被名不副实的"老戏骨"作品伤害,整个行业的信誉都将受损。

表演艺术的评判标准永远只有一个:能否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真正的戏骨无关年龄,他们既能演绎市井小民的烟火气,也能驾驭帝王将相的磅礴气场。每个角色在他们手中都能焕发独特光彩,绝不会因循规蹈矩的表演套路。李勤勤此次的表演恰似一面镜子,既照见行业盲目追捧"老戏骨"的浮躁,也提醒观众擦亮双眼:真正的表演艺术家,永远是那些用角色说话的人。

来源:慧哥可真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