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股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上涨1.89%报26622.88,恒生科技上涨2.08%报6324.2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62%报9454.12,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0.71%。A股市场方面,上证指数上涨0.90%,沪深300上涨1.54%,万得全A上涨1
⭕ 事件描述
港股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上涨1.89%报26622.88,恒生科技上涨2.08%报6324.2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62%报9454.12,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0.71%。A股市场方面,上证指数上涨0.90%,沪深300上涨1.54%,万得全A上涨1.37%,红利指数回调0.30%。
行业主题方面: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钢铁(+6.45%)、国防军工(+4.0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3.87%)领涨,通信(-0.09%)领跌。概念方面:房地产信托指数(+9.07%)、中资券商指数(+8.86%)、钢铁指数(+6.86%)领涨,反恐指数(-6.71%)、彩票指数(-3.49%)、富士康指数(-2.97%)领跌。
⭕ 事件评论
2025年9月29日,港股市场大市成交额达到3091.0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16.54亿港元。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高开高走,港股三大股指收涨,中资券商股走强,科网股反弹。
从港股通行业层面来看,9月28日,央视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1.8亿千瓦以上,拉动新增项目投资约2500亿元,叠加清华大学固态电池研究新进展,带动港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近日召开,会议指出,会议提出,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带动港股非银行金融板块上涨。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结合“十五五”行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行业稳增长的两年目标任务,并围绕保资源、优供给、促转型、拓消费、强合作等五方面提出工作举措。其中明确将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带动港股有色金属板块走强。
展望:未来港股或能创新高的三个方向:1)以日美经验为锚,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2)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将会有更多资金配置港股市场。3)中国在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中,同时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以及AI产业业绩兑现,源头活水会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在信用扩张之前,“反内卷”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逐渐补齐牛市“短板”。
⭕ 报告正文
20250929港股日评:三大股指上涨,港股通钢铁领涨
以上内容节选自长江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详见《0929港股日评:政策利好频出,港股上涨》,完整内容欢迎联系长江策略戴清团队!
戴清,长江策略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毕业。从业8年,曾任国泰君安港股&海外策略团队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永赢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长江海外策略分析师。2024年新浪金麒麟策略菁英分析师,随团队荣膺2019年金麒麟最佳策略分析师、2020年金麒麟港股与海外市场新锐分析师。曾在2022年11月初提出“日出东方、港股更红”观点,随后更提出“港股牛市三级火箭”,2023年中期策略“砥砺前行,顺势而为”以及“中特估——港股新核心资产”,2024年提出“红利时代,红马奔腾”策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25年提出“源头活水,牛市在望”,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若美联储降息节奏或幅度不及市场预期,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或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从而压制新兴市场表现。
2、AI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当前市场对AI产业链估值已包含较强技术突破预期,但底层技术迭代存在不确定性。若AI应用场景落地滞后、商业化变现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业绩兑现周期拉长,触发成长股估值逻辑的证伪。需警惕技术路线分歧(如大模型迭代速度放缓)和行业标准缺失引发的竞争格局恶化。
3、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特别是针对特定行业的政策调整,如环保政策、行业监管加强或贸易政策变化,可能会对相关行业的公司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权益市场中这些行业的股价表现。
证券研究报告:《0929港股日评:政策利好频出,港股上涨》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9月28日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邮箱:daiqing@cjsc.com.cn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