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甘肃张扩掖七彩景区有游客手机掉入保护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20:32 1

摘要:9月12日,张掖七彩丹霞一名游客手机滑进保护区,保安拿着长长的夹子小心翼翼地伸进去夹回手机的画面火了,但真正让我心里一紧的,是工作人员背后的那句话:这里的地貌一旦被踩踏,无法修复。

9月12日,张掖七彩丹霞一名游客手机滑进保护区,保安拿着长长的夹子小心翼翼地伸进去夹回手机的画面火了,但真正让我心里一紧的,是工作人员背后的那句话:这里的地貌一旦被踩踏,无法修复。

那天的场景很生活化,也很有冲突感。有人着急,有人不理解,更多人拍视频转发。景区工作人员的解释很直白:这些彩色丘陵由粉砂岩和泥质岩堆积而成,边缘特别脆弱,哪怕是伸手、踩踏、插个牌子,都可能引发剥落。之前刮风有人帽子被吹落,保安会用夹子取回,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看得见的美”做保护性消耗的现实操作。

说实话,我理解游客的焦虑,你掉了手机、钱包,哪能冷静站着看风景。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朋友小李去过那里,他描述的是一片像画一样的山脊,表面像糖霜一样脆,工作人员强调一脚踩下去,可能是几十年的风化层被弄碎,未来的游客就看不到那一抹颜色了。这不是抽象的环保口号,而是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把美景留给下一代的实际问题。

景区也在努力找到平衡。现在安保人员定期培训,遇到掉落物会尽量用夹具在不进入保护区的情况下处理;对于靠近边缘的讲解牌,工作人员解释是为了普及地质知识而设在边缘,不会影响主体。但同时景区表示,擅自进入、踩踏会依照规定处罚。这套做法承载的是一种选择:短时间的便利与安全,还是长期的保存与传承。

我觉得作为游客,我们能做的并不复杂。首先尽量把贵重物品系好、收好,拍照时别把自己当成唯一的焦点,把环境也当成要保护的对象;其次如果东西掉进保护区,第一时间呼叫工作人员,耐心等待他们用夹具处理,不要硬闯;再者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时,尽量加入对保护的提醒,不只是刷流量,也是在做传播责任。反正我是这么觉得:少一秒的赶拍,多留一片天出来给后人,值得。

现在我好奇的是,你去过类似的脆弱景观吗?遇到东西掉进去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或者你觉得景区在“保护”和“便利”之间还能做出什么更人性化的安排?说说你的经历和想法吧。

来源:鑫颖聊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