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突然爆火,一个“市井哲人”的活法!普通人的IP机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23:08 1

摘要:最近,江西景德镇的一位炸鸡排摊主彻底火了!他不是流量明星,没有精致包装,却凭着一口 “脱口秀” 和一锅鸡排,在社交网络上掀起热潮 —— 直播观看人次轻松破百万,还让无数网友为了见他一面,专程跑到景德镇打卡。

最近,江西景德镇的一位炸鸡排摊主彻底火了!他不是流量明星,没有精致包装,却凭着一口 “脱口秀” 和一锅鸡排,在社交网络上掀起热潮 —— 直播观看人次轻松破百万,还让无数网友为了见他一面,专程跑到景德镇打卡。

《图片来自鸡排哥抖音号》

他就是 “鸡排哥”,一个坚持卖炸鸡排9年的普通摊主,却用最 “不普通” 的方式,成为了今年最火的市井 IP。

《图片来自鸡排哥抖音号》

从9月24日0起号,到如今坐拥42万粉丝,单日最高涨粉8.7万,他的爆火绝非偶然,而是一场由 “真实” 驱动的 IP 崛起教科书。

《图片来自蝉妈妈》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

鸡排哥到底靠什么 ?

“炸” 出了顶流?

《图片来自鸡排哥抖音号》

一、内容运营:

在油锅里 “炸” 出社交货币,让顾客主动当 “自来水”

鸡排哥的走红,从不是刻意策划的 “剧本”,而是把每天的出摊现场,变成了一场不间断的 “生活直播”。每一个细节,都藏着让用户忍不住分享的小心机。

金句实时 “出锅”,自带传播属性

他的嘴,比手里的鸡排还 “香”!混合着翻译腔、脱口秀和市井智慧的语言,一开口就是爆梗:“你可以拒绝我,但不要拒绝美味”“请做好相关准备,美味即将到来”。这些接地气又有记忆点的话,不用刻意营销,就成了网友截图、转发的 “社交素材”,随手发个朋友圈,都能引发一波共鸣。

奇葩规则成话题,UGC传播自动闭环

卖鸡排还搞 “差异化定价”?鸡排哥偏要这么干:学生买比散客便宜 1 元,12 点后买却要多花 1 元,美其名曰 “对不坚定选择的惩罚”。看似 “轴” 得可爱的规则,背后藏着对学生的关照,也勾起了网友的好奇心 —— 有人讨论 “这老板太有性格”,有人分享 “为了不被‘惩罚’,特意提前去排队”,UGC 内容自然而然形成,传播根本停不下来。

小摊变 “剧场”,顾客都是 “演员”

他的鸡排摊,就是一个天然的 “沉浸式场景”:手里的鸡排在油锅里滋滋作响,出餐速度快得让人惊叹,还会提醒顾客 “提前把塑料袋敞开”,仪式感拉满。忙碌时暴起的青筋被网友戏称 “痛苦面具”,却丝毫没有违和感 —— 这种 “忙而不乱、一切尽在掌握” 的画面,让每个来买鸡排的人,都成了这场 “生活戏剧” 的一部分,体验感直接拉满。

二、IP 打造:

不做完美网红,要当有血有肉的 “市井哲人”

比起那些精心包装的网红,鸡排哥最打动人的,是他的 “不完美”。他没有人设滤镜,却靠真实的人格魅力,让 “鸡排哥” 这个 IP 变得立体又温暖。

反精致!真实就是最好的 “信任牌”

当下的消费市场,太多品牌追求 “完美人设”,而鸡排哥偏要 “反着来”:公开鸡排制作过程,连 “秘方” 都不藏着;忙碌时暴起的青筋、偶尔的小脾气,全都暴露在镜头前。可正是这种粗粝的真实,消解了网友的 “精致疲劳”—— 大家觉得 “他就像身边的邻居大哥”,信任感自然而然建立起来。

卖的不只是鸡排,更是 “情绪慰藉”

对顾客来说,排队等鸡排的时间不无聊:鸡排哥会像朋友一样唠嗑,几句玩笑就消解了等待的烦躁;对学生群体的让利,更是藏着超越生意的温情。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这种 “被重视、被理解” 的感觉,比鸡排本身更 “治愈”—— 他精准击中了人们对 “人情味” 的渴望,让吃鸡排变成了一场 “情绪充电”。

“鸡排家族” 上线,IP 更有故事感

走红后,鸡排哥没有独享流量,反而主动 “官宣” 妻子,让她出现在镜头前;全家总动员帮忙打理摊位的画面,也被网友记录下来,“鸡排家族” 的标签慢慢火了。这种人格延伸,让 “鸡排哥” 不再是一个单独的 IP,而是有家庭、有温度的 “故事体”,情感连接更牢固,网友的好感度也直线上升。

三、鸡排哥爆火的4个启示:

普通人也能靠 “真实” 出圈

鸡排哥的案例,不止是一个摊主的走红,更给所有想做 IP、做品牌的人提了醒:流量不是靠 “蹭” 的,而是靠 “攒” 的。

1. 真实高于完美:辨识度藏在 “不完美” 里

内容同质化的今天,“完美人设” 早已让人审美疲劳。敢于展露个性、甚至接受 “瑕疵”,反而能让人记住 —— 就像鸡排哥的 “痛苦面具”,比精致的微笑更有记忆点。

2. 深耕情绪价值:比产品功能更重要的是 “感觉”

产品好不好用是基础,但能不能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卖鸡排的人很多,但能给顾客 “情绪慰藉” 的,只有鸡排哥一个。

3. 自带社交基因:让用户 “愿意分享” 才是王道

好的内容和 IP,本身就要有 “可分享性”。无论是金句、奇葩规则,还是 “鸡排家族” 的故事,都让用户忍不住 “发个朋友圈”—— 降低传播门槛,才能让用户自愿当 “自来水”。

4. 坚守长期主义:流量再大,也要守好 “初心”

从卖鸡排9年,到走红后不搞 “割韭菜”,鸡排哥始终没丢了 “好好卖鸡排” 的初心。面对流量诱惑,保持清醒、积累 “信任资本”,才能避免 “速生速朽”,让IP走得更远。

四、不止火了自己,

还带火了一座城

鸡排哥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 “卖鸡排” 的范畴。他的爆火,让 “景德镇” 这个名字,和 “好吃的鸡排”“有趣的摊主” 绑定在一起 —— 无数网友因为他,萌生了 “去景德镇吃鸡排” 的想法,无形之中为景德镇带来了流量,成了这座城市的 “活名片”。

《图片来自鸡排哥抖音号》

从0 到42万粉丝,从一个普通摊主到 “城市代言人”,鸡排哥用9年的坚持和一套 “真实打法” 证明:不需要华丽的包装,不需要刻意的营销,只要守住真实、抓住人心,普通人也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出圈路。这个也是今年平台的方向!

来源:黑域内容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