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唐装、醒木惊堂……河南人的健康科普PK赛超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22:51 1

摘要:9月29日,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决赛(以下简称“河南赛区活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成功举行。64部表演类作品轮番登场。

□记者 张馨月 梁露露 文

□记者 王晓伟 图

金秋送爽,一场集欢声笑语、掌声雷动与寓教于乐于一体的健康科普盛会,为郑州的秋日染上了活力与暖意。

9月29日,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南赛区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决赛(以下简称“河南赛区活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成功举行。64部表演类作品轮番登场。

继上午的五大卫生专场和妇幼健康专场后,下午两点,慢性病专场与传染病专场精彩继续。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预防医学会、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联合主办,大河健康报协办。

轮番竞技,慢性病科普“绝活”惊艳全场

9月29日下午,《关于胰岛素,您“针”知道吗》《您真的会测血压吗》等16部作品聚焦慢性病人群,为大家提供了简单实用的预防妙招。

“太瘦多食肉蛋奶,多饮汤汁活力来。”来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尚园园、田旭盈、常冰为大家带来《盛唐绮梦:肥瘦风云录》。

选手们身着唐装,把胖瘦不同的两位健身达人的自我管理过程编排成古风小剧场,现场科普了肥胖与消瘦的危害以及科学减重小秘诀。台下观众频频点头:“原来控制总热量不是饿肚子,合理膳食才是关键。”

新乡卫辉市人民医院的刘洁、唐书英在本次比赛中带来《三分钟读懂生命的重启密码》,生动地讲述了白血病患儿绝望求生与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加入中华骨髓库。

作品中,受捐患者写给捐赠人的一封感谢信更是令现场动容,赢得评委和观众一致认可。“只要多一个人了解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就可能多为一个家庭点燃希望。我们想通过比赛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谈及比赛初心时刘洁说。

最热闹的要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健康直播间”。

乳房结节如何自查自检?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张妍妍、王娇燕、赵凤、邢雪、赵柯莹在她们的健康直播间里给出了答案和正确示范,并现场带着大家做起了乳房自检操。

现场不少观众跟着欢快的节奏一起动起来。

“血管一旦破裂,几分钟就会死亡。”“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元凶。”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张雪莹带来的《致命“心”痛》,用一个因对高血压不重视而引起主动脉夹层致命的真实案例,为大家讲述主动脉夹层的凶险与防控。

台上选手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台下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学子看得入迷。他们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专家讲解的健康技能,跟同学讨论所看到的有趣内容。

一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边看比赛边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这样的比赛,收获颇丰,学到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知识。”

舞台上演“疫”,来看健康知识新“潮货”

在传染病专场,16支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普战队带着精心打磨的作品齐聚一堂,将晦涩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变成了一场“可看、可听、可记”的知识盛宴。

台下观众时而凝神细听,时而捧腹大笑,更有不少人举着手机记录“干货”,现场互动热度拉满。

怎样才能找到健康的血?来自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樊乐乐、张向娜、原红岩、郭宁通为大家带来作品《血液安全真的很重要》。

他们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把看证验血、问清病史、四联快筛三个关键步骤演绎得妙趣横生。观众直呼:“原来献血前要查这么多,长知识了!”

“蚊子刚叮咬过一名艾滋病患者,再叮咬我,会不会把艾滋病传染给我?”来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的常冰、岳昕、尚园园三人带来《为“艾”发声:蚊虫叮咬不传艾》的辟谣科普。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群众这样的提问,为此我们想到了以此为选题进行科普创作,让更多人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不信谣不传谣。”常冰说,“我们希望通过采用更多有趣且吸引人的方式,将传染病的健康科普知识表演出来,让更多群众能够接受。”

随着一声醒木敲响,来自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的陈冰、李志恒、刘倩、汪凤想、李双双带来的《包公审“核”》瞬间点燃全场。

演员们身着古装,把肺结核的知识点编进“审案”剧情,现场提醒大家,当出现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咯血或痰中带血等症状时,应前往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随着河南赛区活动的完美谢幕

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将直通全国赛段

期待他们能在国家赛事舞台上

再次绽放光彩

为河南这片热土

赢得更多的荣耀与辉煌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文章。为防丢失,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来源:小公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