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作为“时代·人民——《中国美术报》创刊十周年暨2025中国美术报艺术季城市联动项目”之一,由西安中国画院主办的“时代画卷·长安新篇——2025年重大题材美术创研展工程(第二期)”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广场启动。西安市委常委、宣
启动仪式现场
9月24日,作为“时代·人民——《中国美术报》创刊十周年暨2025中国美术报艺术季城市联动项目”之一,由西安中国画院主办的“时代画卷·长安新篇——2025年重大题材美术创研展工程(第二期)”在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美好生活服务中心广场启动。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仵江,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郭线庐,《中国美术报》社运营总监李回源,以及百余位艺术家齐聚终南山下,共同开启以艺术赋能城乡发展的创作实践。
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在启动仪式上回顾了西安中国画院十年主题性创作历程,并表示,该工程始终坚持“艺术从田野中生长,再回馈给土地与人民”的理念。本期工程将组织60位艺术家深入西安各区县及秦岭北麓,创作60幅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农民画、影像及数字艺术的作品。
本次工程以“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秦岭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为核心选题,突出艺术对现实的回应。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程锐公布的60个选题中,既有“秦岭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渭河‘百里画廊’绿道骑行”等生态主题,也有“比亚迪‘未来村’零碳社区”“数智乡村·共襄未来”等科技题材,以及“周至牛斗虎”“楮皮纸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内容。
郭线庐表示,西安中国画院十年间实施六大重大题材工程,累计创作400余幅作品,建立起贯通陕西省历史与时代的“图像史诗”库。此次二期工程进一步将创作现场搬到田间地头,艺术家将以蔡家坡的生态人文为范本,用笔墨镜头记录鄠邑“烟火青城”“涝峪口民宿集群”等发展新貌,并通过与鄠邑区农民画展览馆的战略合作,推动民间艺术与当代创作的融合。
本期项目将于12月完成全部创作,成果将通过“展览+出版+融媒体”形式呈现。50幅曾随中亚人文国际班列赴阿拉木图首展的作品,已在蔡家坡终南分馆启动国内巡展第二站;后续还将依托鄠邑“民间版权全国试点”政策,打造乡村艺术馆与家庭收藏馆,推动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捐赠现场
艺术家获授创作任务书现场
启动仪式上,西安中国画院与鄠邑区互赠作品,郭线庐向组委会赠送书法作品,六位艺术家代表获授创作任务书。李回源表示,西安中国画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已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西安样本”,为全国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了实践范式,《中国美术报》也将持续关注并深度报道这一创研工程的进展,积极推广“艺术赋能城乡”的西安经验。
观展现场
启动仪式后,嘉宾集体参观了中国户县农民画博物馆终南分馆的“时代画卷·诗意终南——西安中国画院美术精品展”。艺术家们还开展了现场笔会与蔡家坡村实地采风写生活动,开启本期工程的首次集体创作实践。
笔会现场
采风现场
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