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青说青语·董杨含梦:丝路传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3:04 1

摘要:初来新疆时,我对这片土地的认知还停留在课本和新闻中。而当我真正走进尉犁,站在博物馆里看着一座座历经千年风沙的烽燧遗址照片,触摸着那些斑驳的夯土墙垣模型。我才明白: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疆,更是中华文明绵延西进的精神前沿。

大家好,我是2025届西部计划志愿者董杨含梦,现服务于尉犁县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担任一名讲解员。

丝路长歌里,我是传音人

初来新疆时,我对这片土地的认知还停留在课本和新闻中。而当我真正走进尉犁,站在博物馆里看着一座座历经千年风沙的烽燧遗址照片,触摸着那些斑驳的夯土墙垣模型。我才明白:这里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疆,更是中华文明绵延西进的精神前沿。

尉犁县长城文化博物馆作为全疆首家长城文化主题博物馆,通过11座烽燧遗址和600余件文物,系统展现了新疆作为万里长城西延段的历史价值。作为讲解员,我深刻体会到这些烽燧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遗迹,更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交融的见证。例如,唐代戍边将士的家书虽未寄出,但他们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甘于奉献青春甚至是生命的家国情怀跨越千年仍就触动人心,这种历史记忆的传递让我意识到, 守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的精神根脉;讲好一段历史,就是在延续一种不灭的信仰。

在带领外地干部职工参观博物馆,听到来自干部的感慨:"站在复原的戍边场景前,我深刻感受到‘长城精神’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这种跨越地域的精神共鸣,正是新疆建设者共同的心理底色。新疆的长城文化也凝聚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维护边疆稳定的宝贵精神。 从古代戍边将士到现代援疆干部,再到西部计划志愿者,一代代人用行动诠释着"守卫共有家园"的使命 。

在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中,有当地学生主动担任小小讲解员。这种从"被讲解"到"主动传播"的转变,反映出文化认同正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当来研学的学生们指着地图上的烽燧遗址,骄傲地说“这是我家乡的历史”时,我知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茁壮成长。

作为志愿者,我有幸成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与参与者。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不仅讲述新疆的历史文化,分享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倾听他们对这片热土的好奇与赞美,都在印证着长城精神早已超越地域与民族界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在一次次交流中,我完成了从“知识传递者”到“文化使者”的蜕变。当看到游客在“命运与共”展厅驻足沉思,当听到援疆干部说“这样的精神激励我勇担使命”时,我更加笃信:边疆的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人心的凝聚、文化的认同与价值的传承。而我们志愿者,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心灵与使命的那一座桥梁。

“做一颗火种”

回首这段志愿服务时光,我不仅见证了新疆的发展变迁,也在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我将继续用声音传递历史温度,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度,用行动践行青春誓言。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做一颗火种,就能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光;只要我们坚守初心、接续奋斗,新疆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也将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青说·青语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