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AI游戏中的生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1:31 1

摘要:我的朋友小树是一位产品经理,她一直对游戏持谨慎态度,也许是担心游戏占用自己过多时间,也许是受过游戏的伤,我不确定。但她也并非不了解游戏,至少还通关了《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我的朋友小树是一位产品经理,她一直对游戏持谨慎态度,也许是担心游戏占用自己过多时间,也许是受过游戏的伤,我不确定。但她也并非不了解游戏,至少还通关了《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前段时间,小树兴致勃勃地向我推荐一款叫“AI小镇”的游戏,全名《Aivilization》。她说,这是一个由AI驱动的游戏,玩家无法在当中用鼠标或“WASD”操控小人,只能通过提示词给小人下任务,就像领导对员工那样。我顿时对这个游戏起了兴趣,也玩了几局,但还是没完全沉浸其中。

确实,按一款游戏的标准,《Aivilization》有诸多不足,模型、货币系统、角色行动逻辑……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已经谈论过这些,而且,我想也不应该对一个非盈利的大学项目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于是,我就想找小树简单聊聊,从一位不玩,至少是不怎么玩游戏的产品经理的角度,谈论一下《Aivilization》。

《Aivilization》会用MBTI给智能体划分不同“人格”

好吧,下面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暂且称呼小树为“我”小树的AI小人为“小小树”。

我其实不怎么玩游戏。之所以会打开《Aivilization》,最初完全是出于一个产品经理对AI的好奇。最先是在小红书上看到,这个游戏的创作团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一个高校背景的学术团队,让我觉得它应该没那么商业。

上手的感觉,很像一个4399小游戏。设计自己的AI小人(小小树),选肤色,选他的MBTI 。这像是在创造一个AI分身。

游戏的基本逻辑很快就能摸索明白。我通过一些Prompt(提示词)来指导小小树去做事。他有精力值、饱腹感和健康值,我得保证这些数值别太低。小小树也遵循着一些人的基本规律,健康值下降了就得去看医生,饱腹度降低了就得吃饭,精力不够就得睡觉。

最开始,我确实是从产品的思路去分析这个事情。但很快,我的关注点就变了,从这个产品是怎么运作的,变成了我的小小树今天过得怎么样。我开始真正进入游戏本身了。

我经常出现的一个游戏场景是,在上班的时候,把《Aivilization》的网页在显示屏上打开,我自己干活,然后没事就看他一眼。这是一种陪伴感。就像小红书上很多人说的,感觉像在养自己的小孩,非常希望他能够快乐,但是又担心他赚不到钱,维持不了生计。

小小树写的日记

游戏里能看到全国排在前面的人给他的AI小人设定的目标。有人很搞笑,直接把Prompt改成了“我现在就要过国庆节”;也有人很直接,“不允许学习,不允许睡觉……在保持满格健康值的情况下去制作芯片”,因为那很赚钱 。第三名说:“你已经财富自由了,不用继续卷了……自由探索这个世界。”每个人好像都在小人身上投射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欲望。

但这个过程并不总是愉快的。有时候再次打开,你会发现小小树根本不按照你的想法去行动,他又跑去伐木砍苹果,把自己身体搞得很糟糕,钱也没有,什么都没有。你会感觉怎么这么难。小小树跟我的现实生活如出一辙。那种感觉,像是狠狠地被虚拟世界打击到了。我甚至一度不想再接受这份来自虚拟世界的打击。

后来有几次,我再打开看,发现小小树居然自己赚到钱了。不是靠我设想的“制作芯片”,而是在学历提升之后,自己去当了老师或者医生。那一刻,我好像接受了。因为我给他选的MBTI是INFJ,和我一样。好吧,小小树可能就是会通过一些稳定的职业来获取金钱,赚不到什么大钱。我好像也就没有那么强的欲望,非要让他赚大钱了。

排行榜会列出《Aivilization》中赚钱最多的智能体

现在,虽然产品的新鲜感过去了,但我可能还是会一直看着小小树。因为我觉得这种产品不可多得,用户不需要投任何钱,门槛非常低,就可以在这儿尝试一些想完成的东西。

《Aivilization》让一个普通人,能慢慢理解一个AI Agent的概念,看看一个小AI会怎么去行动。

《Aivilization》或许不完美,地图上没有太多新意,AI的模型可能也用得不是很好 。但它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AI+游戏+陪伴”的场景延伸,让人们看到,在一个不追求商业化的理想状态下,一个AI小镇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就很难复制了。

来源:触乐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