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3日下午,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地理地质”主题大师报告会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科
2025年9月23日下午,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地理地质”主题大师报告会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科普中国专家苏德辰受邀主讲,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180余名师生在苏研究员的带领下一同领略自然美景背后的科学奥秘。活动在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2万余人。
全体学生合影
探索未知之境,领略自然之美:
自然美景背后的科学
苏研究员从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切入,为青少年阐释板块运动引发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原理,筑牢地貌研究的理论根基。解析丹霞地貌时,以广东丹霞山为例,讲解红色岩层经流水冲蚀形成绝壁丹崖的过程,同时介绍冯景兰等中国科学家为丹霞地貌做出重要的研究贡献,让青少年了解科研中的探索精神。讲解土林地貌时,他强调土林地貌发育区除了流水侵蚀、风吹日晒外,冻融风化和盐风化作用也十分突出,这些作用共同塑造了土柱景观,并对比雅丹、丹霞、土林地貌,以“风蚀雅丹,水蚀丹霞”的总结帮助青少年区分易混淆地貌类型。整场讲解将复杂地质知识通俗化,带青少年解码自然美景背后的科学,激发他们对地质科学的探索热情。
互动交流:共探地质奥秘,培育后备人才
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围绕地理地质踊跃提问。“在什么样的形成下,山会更高?”“云南石林怎么生成的?”苏德辰研究员对这些问题逐一细致解答。他结合板块构造知识,解释我国青藏高原山脉、云南石林是怎样形成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地质科学的探索热情,为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筑牢地质学科根基。
大师报告会现场
观影活动,沉浸式感受自然奥秘
最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科普影片《狂野北澳洲》,让师生深入了解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风貌,在震撼画面中深化对地质地貌与生物生态关联的认知,为后备人才拓宽了自然科学视野,助力学生们在科技探索之路上更进一步。北京科学中心将持续开展此类高质量人才培养活动,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