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阳市融媒体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一盘棋”策划、“多兵种”作战、“多媒体”联动、“全平台”发声,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400多条原创融媒产品,全网累计浏览量突破3000万+,大声量、大流量、大热量持续擦亮了
庆阳被誉为岐黄故里
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探本求源
寻根拜祖的重要圣地
这里不仅承载着“岐黄之术”的千年智慧
更乘数字经济东风
跃升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
文化厚土与算力底座的叠加
使庆阳成为
“AI+中医药”融合发展的天然试验场
9月27日至28日
一场以“人工智能与中西医结合”为主题的
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
在庆阳市成功举办
国内一大批名中医、名专家接踵而至
共探中医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新路径
庆阳市融媒体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一盘棋”策划、“多兵种”作战、“多媒体”联动、“全平台”发声,圆满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任务。400多条原创融媒产品,全网累计浏览量突破3000万+,大声量、大流量、大热量持续擦亮了庆阳城市品牌,奏响了岐黄故里最强音。
挖掘“闪光点”,让千年岐黄“热”起来
岐黄薪火,传承创新。市融媒体中心制定详细宣传报道方案,一体策划、市县联动、统筹推进,全平台开设“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专题,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开展宣传报道工作。聚焦论坛主题,深耕本地文化内涵和自然禀赋,围绕我市岐黄文化5项最新研发创作成果,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专访,推出《安定祥:岐黄故里 焕新时代》《杜松霖:科技赋能 让岐黄文化绽放新光彩》《路月明:一壶养生茶 漫画》等融媒产品,以"科技+文化+艺术"的多元视角展现岐黄文化的创新活力,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围绕康养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基层名中医典型故事、岐伯云中医智能系统、黄帝文化博览园及中医药产业项目等派出多路记者,深耕基层一线,深挖新闻“富矿”,推出《AI赋能中医药 “岐伯云中医智能系统”落地庆阳》《袁岳鹏:医路前行践初心》《赋能大健康 打造新引擎——庆阳神州同泰药业正式投产试运行》《华池恒烽:以药为媒,绘就产业新画卷》等一批独家内容、独到视角、独特形态的融媒产品,极大地调起了外界认识庆阳、了解庆阳、走进庆阳的“胃口”,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
表达“年轻态”,让传统智慧“火”起来
围绕庆阳种植黄芪、甘草、金银花、柴胡、牛蒡子等中药材发展历史和地域优势,充分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制作推出“黄土地孕育好药材”系列短视频节目20多期,通过科技赋能创新表达,吸引广大受众兴趣,增强用户粘性,探索岐黄文化传播新方式,作品一经推出,中省及周边主流媒体纷纷转载转发,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结合岐黄养生文化,推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实用荞麦的禁忌群体有哪些》《保暖是鼻炎良药》等“岐黄养生十二时辰”系列融媒产品,系统介绍岐黄养生之法,将古老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成功让岐黄文化从典籍记载和学术殿堂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可知可感、可学可用的健康生活指南。在电视、广播、室内外大小屏、新媒体等平台,以飞播字幕、公益广告、海报、电视贴片等形式,制作《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仁医治病 岐黄养生》等宣传标语,依托《早安庆阳》《岐黄养生故事》等栏目,推出相关融媒产品,以年轻态、轻量化的表达方式,成功构建立体化、常态化岐黄文化传播生态。广播节目持续推出《黄帝内经》《岐伯传奇》《灵枢传奇》经典诵读,并通过新媒体平台二次创作与分发,实现了从“可读”到“可听”“可看”“可分享”的跨越;《大话陇东》栏目推出10多期可视化岐黄文化话题节目,打破了经典与年轻人之间的语言和形式隔阂,让古老智慧变得可感可亲,激发了公众对传统医学文化的兴趣。
找准“引爆点”,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论坛期间,《陇东报》连续推出4期全彩印特刊,报道论坛成果,组织记者采访董竞成、张其成、王文远等30多名与会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同时以短视频等形式全网推送,深入解读了“人工智能与中西医结合”的前沿趋势、技术路径与产业前景,将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从短暂的会议发言,转化为可留存、可传播、可引证的权威文本和深度报告,使论坛的智力成果得以沉淀并为长远发展提供持续滋养。广泛对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学习强国、中新网、香港商报、意大利侨网、埃及中国周报、新甘肃、视听甘肃、今日头条等中省主流媒体平台、头部平台,南阳、西安、延安、宝鸡、铜川、榆林、固原等周边媒体,先后转载转发《岐黄故里绽新枝 ——庆阳以文化赋能驱动中医药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承岐黄薪火 扬中医文化 圆健康梦想》等稿件140多条,用讲故事、列数据等叙事方式,引发共鸣,增进了解,赢得认同,向世界讲述岐黄文化故事;对岐黄文化论坛“开幕式暨主旨报告”“拜谒医祖岐伯”2场活动网络直播,对“学术报告” “主题访谈”等3场活动录播,总浏览量达400万+,进一步增强了海内外炎黄子孙,尤其是庆阳乡贤和中医药从业者对“岐黄故里”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推/荐/阅/读
️ 作者/ 庆阳融媒记者 董全成
︎发布/马瑶
审核/ 马骁
☎️新闻广告热线 / 0934-5926120
0934-8612120
来源:掌中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