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汽车置换补贴收紧!消费者连夜抢搭政策末班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7:45 1

摘要:9月27日晚,江苏省商务厅发布《关于调整江苏省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公告》,宣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将于2025年9月28日24:00正式暂停。同时,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限额管理,采取“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的新模式。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9月27日晚,江苏省商务厅发布《关于调整江苏省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公告》,宣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将于2025年9月28日24:00正式暂停。同时,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限额管理,采取“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的新模式。

在业内看来,这一“隔夜即停”的调整,源于政策资金实行限额管理的要求,也标志着全国范围内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正从普惠推广转向精准调控。

政策急刹车与市场的加速跑

江苏省的公告一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议。根据江苏省商务厅公告,此次调整包含两个核心变化:一是置换补贴的暂停,二是报废补贴的模式重构。

对于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划定了两道明确红线:2025年9月28日24:00起,该补贴政策正式停止实施;而对于在此前一天内已取得新车发票且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则必须在10月20日24:00前通过“苏新消费”平台或“苏服办”APP提交完整申报资料。已提交申请但需补正材料的,窗口期稍长,但也必须在10月31日24:00前完成修改。

对于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江苏省引入了更为精细化的“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新模式。这一变化适用于自2025年9月29日0:00起取得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消费者。而在此之前已完成购车的消费者,仍可按调整前的政策通过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或“汽车以旧换新”微信小程序正常提交申请。

事实上,江苏并非孤例,一场覆盖全国多地的汽车补贴政策收紧潮在9月下旬集中涌现。

山东省内的调整呈现出“扎堆落地、方式各异但基调一致”的特点。威海、潍坊、日照等地选择了“直接关停”的方式。威海自9月23日起不再受理当日及以后购车的补贴申请;潍坊、日照则从9月17日起停止新申请受理,并明确“无补报机会”。

济南、东营、济宁等地则通过改变申领规则实现收紧。济南宣布10月1日起停止全省置换活动;东营自9月23日起暂停置换补贴,报废补贴改为“摇号领资格券”;济宁则自9月19日起要求报废/置换必须“先领资格券”,无券或券失效的申请将直接退回。

湖北省同样于9月初发布了调整通知,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调整为“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方式组织实施,并规定每日上午10:00开放领券入口,先领先得,领完即止。

天津市早在9月5日就已调整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采取分月均衡投放方式执行,体现出更为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思路。

政策收紧的预期引发了消费者的“末班车”抢购潮,各地汽车销售点在政策截止前夜迎来了一个不眠之夜。

在江苏南京,多家汽车4S店在9月27日晚通宵营业。城东一家自主品牌新能源门店的销售总监坦言:“公告发布后,我们立即组建了紧急工作小组,销售顾问们忙着通过电话、微信通知所有意向客户,务必在28日午夜前完成购车手续。财务和行政人员也全部留守,确保合同和发票能及时开出。”

这种紧张氛围同样弥漫在山东各地,随着威海、潍坊等地明确划定旧车主材料提交的最后期限,当地经销商纷纷推出“抓紧最后机会”的营销活动。一位潍坊的自主品牌市场经理表示:“我们明确告知客户,补贴结束将多花一两万元,这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在济南一家大型汽车城内,周末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很多消费者本来是持币观望,听说补贴要取消的消息后,这个周末果断下单了。”一位销售顾问说道,“我们这周末的成交量是平时的三倍还多。”

政策优化与市场驱动下的新生态

在业内看来,此次全国范围的补贴政策“急刹车”,背后是资金管控与政策优化的双重考量。一方面,普惠性补贴资金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江苏省商务厅在公告中坦言,政策调整源于“资金实行限额管理的要求”。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已突破百亿元,消耗速度远超预期,暂停置换补贴是防范财政资金超额兑付风险的必要举措。

与此同时,汽车市场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上半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已达59.8%,创下历史新高。随着更多新车型的上市和地方补贴政策的持续发力,这一数字在“金九银十”期间有望继续攀升。

车企也抓住“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加速新品投放。9月的中国汽车市场热闹非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全月有近70款新车(含改款及全新车型)陆续登场,创下非车展月新车上市的历史峰值。

其中,9月17日更堪称“新能源新车日”,2025款奔驰EQS、上汽荣威M7 DMH插混等多款车型同步亮相。下旬的竞争更为激烈,蔚来ES8、理想i6、极氪9X、全新问界M7、沃尔沃XC70等悉数登场。

这种盛况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全额免征的“最后窗口期”效应。根据政策,2025年是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年,2026年起将减半征收。

不过,在国补退坡的同时,地方政府正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接力。兰州市商务局于9月27日发布2025年第二阶段汽车购新补贴活动补充公告,通过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名额、新增高价位车型补贴档次等举措,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郑州市则推出了更为大手笔的补贴方案,发放5.6亿元“畅行焕新”绿色购车补贴。新车购车价格5万元至15万元(不含)的新能源乘用车可申请补贴3000元,15万元及以上的可申请补贴4000元。

此外,政策重心也正向报废更新倾斜。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限额管理引导老旧高排放车辆彻底淘汰,强化环保效应,体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调控思路转变。未来地方补贴可能不再覆盖所有车型和消费者,而是向新能源汽车、节能车型倾斜,或聚焦于老旧车辆报废更新、农村市场下沉等特定领域。

随着购置税减免政策进入倒计时,车企正抓紧“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加速去库存。王坤指出,6月份汽车行业利润率达到6.9%的高位,这也是行业规模提升和价格促销趋稳的良好表现。这个承载着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最后窗口期”的“金九银十”,不仅成为车企冲刺年度目标的关键战场,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告别“政策哺育期”,完全驶入“市场驱动”的新赛道。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